中纺网络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毛纺行业协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于2004年3月31日至4月2日在中国农业展览馆成功举办。针博会与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中国国际纱线博览会”一起共同打造纺织商圈,连通整个纺织产业链,为众多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更全面的专业信息和更多的贸易机会。
特色城镇彰显规模优势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牌的中国针织名镇广东省佛山市张槎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中国毛衫名镇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中国羊毛衫名镇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中国经编名镇浙江省海宁市马桥镇和中国毛衫名镇江苏省吴江市横扇镇等六家纺织产业特色城镇率有关企业组成阵容强大、气势蓬勃的团队在一号馆的显著位置集中亮相。他们的展台整体感强、装修精湛,连展品的摆放也颇有特色,给众多专业观众和针织业界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们感受到这些特色城镇通过加快信息交流、优化资源配置等,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龙头企业又现大家风范
针织业界的巨头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北极绒/上海高科暖卡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顶呱呱天然彩棉有限公司、上海慈航高级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将他们最新开发成功的产品带到博览会,向专业人士和普通消费者倡导和宣传“天然、绿色、健康、环保”的消费新理念。“三枪”带来了获得上海高新技术产品称号的舒绒莱卡内衣,“AB”将领先的抗菌保健产品作为主打产品,而“雪莲”则展示了应用SP感官认知技术的新型羊绒衫。上海慈航高级服饰有限公司和济南元首等公司展示的产品采用上届参展商常熟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的大豆纤维技术,深受观众瞩目。
技术创新再添丰富内涵
在展场内应用高新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展品比比皆是。德科纳米纺织(中国)有限公司将瑞典德高专利技术应用到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它是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提升纺织面料的防水、防油、防污等方面的功能特性;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将自然界稀有矿物宝石材料添加到纤维织物中,荣获独家专利并开发出“安泰托玛”负离子健康织物系列产品;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的海洋生物甲壳质纤维保健针织品获得国家专利并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规范运作打造博览会贸易平台
主办单位通过多年积累的专业观众数据库和多家合作媒体的广泛宣传,在博览会前期将五万份专业观众请柬送至邀请对象手中,为博览会的顺利举办做好了必要的准备。博览会三天的展览活动共吸引了超过一万名专业人士到场参观和洽谈贸易。来自近40 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海外买家来现场参观并洽谈贸易,特别是西班牙针织协会和逾二十人的丹麦纺织代表团的到来体现了本博览会的国际性、专业性、贸易性和其在国际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展场内人流涌动,参展商应接不暇。展期内为专业观众免费提供通往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和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展场的穿梭巴士体现了组委会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 通过参展商和专业观众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来看,绝大多数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对本届博览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近八成的参展企业表示明年还会来展示,近九成的专业观众明年会来观展。
相关活动延伸博览会服务内容
组委会还在博览会现场举办了商企洽谈会,意在构筑针织产业和买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拓展针织产品的贸易渠道,为众多厂家和商家提供快捷、高效、面对面的服务。中国针织内衣名镇—谷饶镇 、 中国毛衫名镇—大朗镇还在博览会期间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将他们的发展思路、产业规划、招商引资等通过新闻媒体介绍给专业人士和国内外消费者,今后这些特色城镇将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在针博会期间还举办了“名城、名镇、名企和国际针织科技论坛”, 中国针织名城名镇的领导,针织业界的领导、专家100多人到会。大家就中国针织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围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主题各抒己见,共商大计。本次论坛还特邀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就针织科技发展等做了精彩演讲。(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展览一部主任 戚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