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CITME2002)又隆重开幕了,从参展商及观众数量上看,本届展会(第八界)的规模是空前的,毫无疑问,CITME已经成为国际纺织行业盛会。 本次展会共设八个展馆和一个临时展棚,其中国外参展企业就占了其中五个展馆,从面积上看大大超过国内企业,这与其重视企业形象有关。 从整体上看,在CITME2002上出现的有实际意义的新技术并不多,但是展位规模很大。德国、意大利等展团都各占据一个展馆。日本津田驹共展出六台大型织机,如喷气、喷水、剑杆等织机,并进行现场操作,让参观者看到其在体现原有的高速、大卷装、宽幅的方面继续保持优势外,更增添了许多实用功能。储纬器最多可达到16个,极大地适应产品生产的要求;国内的合资企业马佐里,在6号展馆里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棉纺厂,从抓棉、除杂、混棉、梳棉、并条、一直到粗纱、细纱,在现场就可演示其全部生产过程,气魄很大。CITME2002还出现了许多新企业,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变化。 参加本界展会的除了传统的纺机大国,如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等,印度首次组团参加,这应该引起国内纺机企业的高度重视。从高端产品看,国内产品始终被欧洲设备压制,无法与其抗衡。在低端市场上,出口东南亚方面还是我们的强项,如果印度厂商决心进入这个市场的话,那么国内企业将面临很严峻的局面。印度的电子行业尤其是软件业的实力大大强于中国,纺织机械的发展方向就是电子、材料科学大量应用,而就纺织工艺本身讲已经很成熟了,进一步实现创新难度很大。例如在展会上看到了几种价格便宜的纤维检测仪器,其生产厂家原本就是乌斯特的合作伙伴,其设备的先进性可以想象。 CITME2002的另一个特点是印染设备多于以往,不论是国外展馆还是国内展馆,涉及到印染、后整理的机械很多,而且这次展会上还见到了许多小型设备。这也反映出大家对国内印染行业进行设备改造的信心。不仅要尽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设备,而且要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要求。另外一方面还要强调纺织品的功能性整理,增加服用性能,如抗皱、纺缩、阻燃、防菌等等。 在生产信息化管理方面,上海的一家机电公司展出了他们的新产品,这一管理系统包括各个生产工序的信息采集、控制主机分析诊断、对相应设备发出指令、调节机器的工作参数等功能。这一系统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远程控制,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在展览中心拨号上网,远程控制在上海的实验设备运转。类似系统如果应用在大型设备生产企业是十分有效的,这样可以在公司总部远程了解自己的设备在全球各个工厂的使用情况,在线诊断,即刻响应。虽然目前国内还少有应用,但企业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是发展方向。 人气旺盛的CITME反映了中国纺织行业整体趋势。今年上半年的国内出口统计数字已经公布,强劲的出口增长率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虽然“9·11”以及美国的财务丑闻严重打击了美国人的消费信心,但是美国的的经济衰退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毕竟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属于低值日用品,即便美国人民的购买力下降,但还不至于影响到穿着、家用纺织品市场。因此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还是乐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