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来,国债技改共安排纺机项目31项,涉及纺纱关键设备、无梭织机、印染后整理、针织机械和纺机关键配套件等,这些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我国重点纺机企业加工能力及产品档次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多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纺机行业技术改造,在产业政策、投资导向方面一直给予支持。“八五”期间通过“两机专项”的实施,国产棉纺清梳联合机、精梳机、中档电子多臂产品等,其销量已超过进口,改变了以往进口设备一统天下的局面。“九五”期间实施的“新型染整设备及工艺技术专项”,大部分已经完成验收。圆网印花机、热熔染色机、高温高压染色机、热定型机等产品,达到国际九十年代的技术水平,开始被国内用户采用;化纤长丝自动化高速卷绕头系列产品的成功应用,打破了外国公司几十年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这些产品的推出,迫使进口产品降价,减少了国内企业技术改造的投资成本。 在国家“八五”、“九五”支持纺机行业技术改造的基础上,1999年以来,在国债“重大技术装备”专项中,纺织机械行业又作为重点支持行业。国债技改共安排纺机行业技改项目31项,涉及纺纱关键设备、无梭织机、印染后整理、针织机械和纺机关键配套件,以提高纺机重点生产企业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水平。这些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棉纺设备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0%以上,印染后整理设备市场占有率力争达到50%,针织、无梭织机接近或达到国际九十年代中期先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这些项目大部分已开工建设,有的项目已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国债支持纺机行业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纺机产品结构得到较好调整 针对我国纺机设备设计和开发能力弱的现状,纺机行业走出了一条“引进技术、合作生产、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攻关相结合研制新型设备”的路子,大大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以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为代表的“两机”已实现批量生产,并且能够替代进口的纺机设备,承担这一项目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均达到或接近引进原机型的工艺技术参数;新型印染设备的成功生产,推动了印染后整理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纺织服装面料替代进口打下了技术基础;无梭织机的开发生产能力有了新的发展,针织机械的品种质量不断提高,纺织机械专用配件和纺织器材新品种也同步发展。 国产纺机开拓新的销售市场 近年,国产纺机为国内纺织品生产企业提供先进适用设备、扩大出口方面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实施国债技术改造专项项目,纺机生产企业的设计能力、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纺机技术含量逐渐增加。仅仅靠劳动力来赚取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目前国内市场畅销的清梳联合机、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和各类无梭织机,都是我国纺机产品研发和机械制造技术的丰硕成果。棉纺设备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机电一体化、伺服变频技术、PLC控制系统和人机界面等技术的应用上有了实质性的飞跃。 受国债资金支持纺织行业技术改造投资拉动,去年以来,国产纺织机械产品产销两旺,一些产品供不应求。据统计,2002年纺织机械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31.2%;比1998年的75亿元增加了269.3%。 国产纺织机械不仅可以为国内纺织品生产企业提供所需设备,出口形势也出现良好势头。据海关统计数字,2002年,纺机产品出口3.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8%,比1998年的1.68亿美元增加了111.9%。 促进纺机企业综合效益升级 通过实施国债技改项目,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大大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实力和整体优势明显增强,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2002年,纺机行业实现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45%。形成了一批像天津宏大纺机公司、经纬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郑州纺织机械厂、咸阳纺机厂等纺织机械骨干企业。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中纺机集团下属天津宏大纺机公司原天津纺机厂开发的FA491型粗纱机,采用了由企业科研机构开发的微机多电机控制系列,通过工控机实现人机对话,提高了粗纱机的使用性能和技术含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设备在安徽华茂纺织股份公司试生产,操作简便,工艺调整和更换品种极为方便,纺织产品质量好,受到专家和用户的一致好评。 山西经纬纺机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纺纱机及新型精梳机技改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增添了活力,提高了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该企业开发制造的新型转杯纺纱机和新型精梳机,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仅2002年当年生产的F1603型转杯纺纱机,产量约15万头,利润达6975万元,出口创汇12万美元。 □汪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