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国际纺织机械制造商联合会(ITMF)最近发表的市场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纺织机械市场的最大买家,去年中国棉纺纱机械采购量居世界第二位,毛纺机械、转杯纺、织机采购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纺织工业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进程中,还需要更多的纺织机械来装备中国的纺织工业,中国纺机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作为推动中外纺机贸易发展的平台,将于10月15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将成为中外纺机企业竞相争雄的舞台。据纺机展主办机构介绍,本届纺机展的规模创历史新高,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比上届净增15%,参展企业达800余家,比上届增加100余家。 世界纺织工业向亚洲转移尤其是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仍在继续,这使得亚洲成为世界纺织机械最大的需求市场,目前,这里的纤维加工、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和印度尤为突出。ITMF通过对世界上120家主要纺织机械生产企业的调查显示,去年国际市场上新订购的纺纱机械中的84%、纺织机械中的94%,都是来自亚洲地区的订单,印度是棉纺纱机械的最大进口国,中国的采购量居第二位,第三、四位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而在毛纺机械订购方面,中国居第一位。在这种背景下,世界纺机强国都把开拓亚洲市场作为其战略重点,参加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是国外纺机企业开拓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重要途径。 本届纺机展,世界纺机强国纷纷组织国家展团参展。最大的国家展团是德国展团。本次德国展团的规模比历届都大,63个德国公司将在展会上展示其高性能机械,配件和产品,展览净面积达1900平方米。德国机器制造商协会纺织机械分会VDMA纺织机械分会表示,德国纺机生产厂商非常关注中国的纺织产业。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德国展览业协会和德国机器制造商协会纺织机械分会将全力支持这次德国展团的参展。德国的纺织机械行业在全球居领先地位。德国企业的出口已扩展到了亚洲,2001年1/3(12亿欧元)的出口总额出口到了该地区。这个数字比2000年增长了20%。而中国是德国目前在亚洲最大的出口地。其对中国的出口比上一年度增加了两倍多。在2000年对中国的出口还排在第四,而在2001年跃升到第一,占总出口额的12.4%(4.42亿欧元)。意大利国家展团位居第二,共有85家企业,参展净面积达1700平方米。据意大利纺织机械生产商联合会ACIMIT透露,近年,作为意大利在纺织机械领域出口最终目的地,亚洲的地位在逐渐增强。2001年,亚洲占意大利纺织机械出口的37%,比2000年上升了27%,比1999年增长了40%。另是意大利出口的主要市场。2001年从意大利出口的产品比2000年翻了一番,现在超过4亿欧元,占意大利总出口量的17%。此外,日本、瑞士、印度、西班牙、韩国、英国、法国等国也组织了国家展团参展。其中,日本展团参展净面积达400平方米,瑞士展团参展净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印度是纺织生产大国,同时又是纺机生产大国,2001至2002年度,印度织布机制进口量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00%,梭布机和无梭织布机进口保持同步上升。但印度软件开发能力强,纺机产品机电一体化结合得比较好,纺机产品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中国纺机企业在海外纺机厂商强大的攻势面前也毫不示弱,已有400多家中国纺机企业报名参展。通过“八五”、“九五”的科技攻关、开发、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中国纺织机械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开发了一大批纺机新产品,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内中低档和少部分高档产品的需要。国产纺机自给率逐年提高,2001年达48%。此外,中国纺机产品还逐渐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物品是在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市场份额。1999年,纺织产品出口近1.8亿美元,2000年达2.9亿美元,2001年约2.8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机械出口继续大幅增长,1至6月纺机出口金额为1.42亿美元,同比上升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