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武进的纺织业却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棉花价格一路狂涨,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出口退税率又下降4个百分点,在双重压力之下,纺织企业发展受阻。
记者日前从武进棉纱市场经营户中了解到,10月20日起,棉纱价格上涨幅度已趋缓,虽每吨只上涨了100—200元,但棉纱的成交量却大幅度下降。据了解,这位经营户以往每天能出售五六吨棉纱,但最近只能销一二吨。这位经营户说,棉纱价格目前已高达每吨1.75万元,致使一些纺织企业不敢贸然进货。同时,棉布白坯和色坯价格也相应上涨。
纺织业一向是武进工业的一面“旗帜”,在全国同行业有一定的地位。棉价的上涨,成为阻挡我区纺织业再发展一道高高的“门槛”。业内人士分析说,199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拥有纱锭不过3500万锭,到去年这一数字已增至7000万锭,导致棉花需求量大幅攀升;另一方面,基于国内外市场形势,我国纺织业形成了每三四年一个周期的规律性波动。因此,专家预测,从今年四季度起,纺织业将再一次步入低谷。
而在这关键时刻,国家对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也令出口依附度较高的武进纺织经历“阵痛”。此番调整后,纺织业出口退税率下降,企业的利润必然减少。除此之外,由于必须提高卖价,出口成交的难度也加大了。
记者从棉纱市场做棉布白坯生意的经营户中了解到,他们十分关注棉纱价格的变化。前几天棉布白坯每米上涨几毛左右,据说棉布白坯在短时间内上涨这么多很少见。由于事先没有预料到价格会如此变化,他们为了履行早先订立的合同已经损失了几万元。
目前,不少做棉布白坯生意的经营户反映,现在生意不大好,因为价格过高,做色坯的经营户除了订单外基本上都不进货,因此,棉布白坯经营户最近也不敢贸然进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