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温州人,18岁开始闯天下。4年前,他从东北来到盛泽创办公司;倡议建设“温州一条街”曾获当地政府10万元“特别贡献奖”;他还亲手筹建了江苏第一家纺机市场……
时至今日,提起4年前举家“落户”盛泽的决定,37岁的潘飞云言语间依然让人感受到一股逼人的豪气:“机遇就像流星,就是一刹那工夫。面对机遇,你能做的只有一把抓住,毫不犹豫!”说完这句话,潘飞云还特意做了一个迅速握拳的有力动作。
潘飞云是温州人,与盛泽结缘颇有传奇色彩。18岁那年,潘飞云开始了走南闯北的历程。从最早卖被套“起家”,到后来先后在沈阳五爱市场和海城西柳市场专营贸易,足迹涉及陕西、山西、湖北、湖南、河南、河北、辽宁、山东等10多个省。1999年9月,潘飞云做了一个当时最“大胆”的决定:举家北迁盛泽,并且直接从只做贸易转为生产贸易并举。做出这个决定,潘飞云前后只用了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考察、洽谈、批租土地,组建了吴江金伦织造有限公司。潘飞云如此阐述自己的决定,“当时我来盛泽之前可谓‘举目无亲’!潜在的商机和政府高效真诚周到的服务,就像一个威力无比的磁场,将我吸引过来!”
尽管许多朋友为他捏了一把汗,但是睿智的潘飞云很快就用累累硕果证实了他独到的判断。吴江金伦织造有限公司在投产的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并且至今连续4年盈利额都在飞速增长。伴着金伦织造有限公司生产线隆隆的织机声,潘飞云将自己落户盛泽的第一曲奏得格外有滋有味。
潘飞云第一步棋使出的“妙招”是先声夺人。“一个外地人,能将自己彻底地融入盛泽,心里装的是整个盛泽的产业。这是潘飞云能够不断成功的秘诀之一!”一些已经对潘飞云知之甚深的盛泽本地朋友这样评价他。潘飞云是一个热心人,来到盛泽就很快成为一个公众人物。如今作为盛泽温州商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会长,潘飞云为3000余名在盛泽创业的温州客商默默地干着各种实事。
“人,总想着自己,做不大,也做不长。”这是潘飞云的座右铭。在他看来,只有大家合作将蛋糕做大了,每个人才有多分一块蛋糕的机会。于是,落户盛泽的潘飞云不仅自己连续追加投资,还热心地介绍他的朋友到盛泽来。东方丝绸市场温州一条街,就是在潘飞云的建议下诞生的。当时,东方丝绸市场已经有了“闽南一条街”,聚集着大量的福建客商。潘飞云看到来盛泽的温州投资者越来越多,于2001年下半年建议有关部门设立“温州一条街”。他的建议很快被采纳,今年还因为这一“金点子”被授予10万元“特别贡献奖”。
潘飞云一边贡献“金点子”,一边也在酝酿着“金手笔”。盛泽无梭织机的迅猛发展,他发现了又一个潜在的巨大商机。于是,潘飞云去年开始着手筹建江苏第一家纺织机械市场,作为东方丝绸市场的配套市场。市场迅速验证了潘飞云的决策,纺机市场在接受预订时就空前火爆。在正式对外销售的时候,潘飞云却作出了一个让人“费解”的决定:销售价格低于实际市场价格,并拒绝准备出租的投资者,要求所有人只能买一套商铺,并且只能经销纺机。潘飞云这样告诉记者:“对我来说,卖掉这些商铺并不意味着成功!把纺机市场真正搞活,才是我的既定宗旨。”如今,纺机市场的商铺100%都售给了准备经销纺机生意的客户。虽然销售价格低于实际市场价格,潘飞云“亏”了!但是,对于盛泽的纺织产业,潘飞云的第二“曲”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吴江金伦织造一举成功!纺机市场再次成功!永不满足的潘飞云早就“瞄”上了一块更大的“蛋糕”。在盛泽创业的4年时间里,聪慧的潘飞云发现,成品服装一直是盛泽纺织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纺机市场商铺销售如火如荼,潘飞云已经“盯上”了成品服装。由潘飞云投资建设的温州服装工业园已经提上了开始实施的日程,占地面积达210亩的温州服装工业园,将积聚各类成品服装加工企业。落户盛泽4年后,潘飞云的第三步“曲”让他再次成为焦点人物。依托盛泽强大的产业板块,潘飞云的温州服装工业园尚未开工就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