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国内坯布市场还是一片平静。企业报价几乎不变,坯布指数也没有什么动静。专业市场上的成交还算活跃,但价格走势却反弹无力。东方丝绸市场里料销售情况降温明显,下游购买力十分迟钝。针织网眼布显现出了很大的销售潜力。从织造情况看,里料产销不平,隐形库存趋于增大,部分小企业都开始停机了。面料销售随天气变化出现了“波浪”型的销售态势。仿麻类面料的销售有所回落。价格上多数面料价格维持平稳。广东西樵轻纺城面料市场开始进入淡季,织造厂客户订单已大幅减少,棉类产品销量有明显下降,以牛仔布、西装面料为主。衬衫面料销量较为稳定,总体市场面料价格平稳。
国内市场基本无甚看点,还是看美国特保走向。5月23日美国政府不顾中国提高纺织品出口关税的决定,宣布对3大类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的配额限制措施正式生效。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23日发布的公告正式提出与中国政府就配额限制进行磋商。这3大类纺织品包括,棉针织衫(338/339类)、棉裤(347/348类)和棉及人纤内衣(352/652类)。配额期限从5月23日至12月31日止。据悉其它已经宣布配额限制的类别也将于近日正式实施。
在交涉未有结果之前,先来看05年1-4月份的美国进口数据,看看我国在设限后这三类纺织品还能出口多少。以棉针织衫(338/339类)为例,05年2月28日前推一年进口量7,162,381打,增加7.5%后一年设限数即05年可出口7,699,560打,按时间计算05年5月23日到年底设限数4,704,115打,但是1-4月已出口高达9,795,714打,按此速度平均月出口量为2,448,929打,预估可用月数不到两个月,这已经不把前四个月的数量计入全年了。(347/348类)和棉及人纤内衣(352/652类)也分别不到两个月和三个月。详见上表。按目前出口速度,这三类纺织品出口最迟到8月下旬就偃旗息鼓了,即使控制一下速度延长一下时间,但是数量是已经没有增长空间了。这三类纺织品可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大头,相关企业显然不愿意看到该局面。在等待政府磋商结果的同时,企业还是要做必要的调整来应对眼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