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10)
各路专家聚首北京奉献科研成果
在上个世纪早些时候,人们还很难想象远隔千里之外,却能随时随处举着没有线的电话相互交流。今天,这样的天方夜谭已被人类自己所改写。如果告诉你,时下人身体上的骨头、韧带、肌腱甚至血管、心脏瓣膜等都能用生物纤维材料制造的纺织品替代,你会认为是又一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这是真的,这些信息来自12月3日~5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
由于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原定于2003年5月召开的本届研讨会被迫延期至12月。“非典”虽然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而正是由于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和应用,为短期内结束疫情做出了贡献。前不久我国科技界的又一喜讯———“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胜利返航,也充分体现出功能性纺织品在航天军事领域里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来,我国科研人员、企业家通过不懈的努力与积极的合作,使功能性纤维在纺织、染整、服装等领域有了新的进展,很多生产企业已将部分科研成果产业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纺织行业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进行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争取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到本行业中来,目前,功能性纺织品在卫生、保健、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功能性纺织品在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中的应用等都是专家们研究的方向和主要课题。
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36位专家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他们的研究论题,内容涉及了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在卫生、保健、环保及预防SARS中的研究与应用,功能性纺织品在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中的应用,新型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功能性纺织品的现状、标准及检测技术,纳米技术的新进展及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效果,智能纺织品的研发应用,功能性纺织助剂及在提升纺织品性能方面的实际应用,Oeko-TexStandard100生态纺织品国际标准及积极发展我国纳米技术产业等等。
本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纺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纺织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北京中纺化工有限公司、北京百盾新材料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保定太阳山纺织有限公司、科技日报、国家棉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协办。据悉,在成功举办三届研讨会的基础上,主办单位从明年开始,将把“功能性纺织产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办成每年一届的例会。
中国纺织报 朱小红 姜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