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04/2/3
文章出处:中国服饰报 |
|
|
当前纺织行业经济形势
(一)2003年行业经济运行的总体形势是好的,尽管在行业运行中先后遇到了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棉价上涨、贸易摩擦等诸多不利因素,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超出预期的良好局面。
2003年纺织行业的好形势和国民经济呈现新的上升周期相一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行业经济增长加快,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益大幅度增加。初步预计,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不变价产值、销售收入将达.. 2万亿元、1.22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4%;行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 7.64%,比上年提高了11%。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达420 亿元,比上年增长27%。
二是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持续高增长,拉动了纺织工业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对纺织三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2003年社会衣着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消费分别增长10%和 13%。2 003年世界经济有所复苏,世界贸易增长4.6%,高于上年1.6%,给入世后的中国纺织带来了新的出口增长机会,加上中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以及配额逐步取消,预计全年纤维制品出口达到8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对设限地区出口占1/4,对非设限地区出口占3/4;进出口贸易顺差达645亿美元,为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3倍多。
中国纤维制品出口占全球比重将达到17%,比上世纪末增长2.4%。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下,2003 年全国纺织工业的纤维加工量预计由去年的1750万吨增加到20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0%,其中200 3 年国产纤维就达1750万吨,进口纤维将达250万吨。国产化纤预计为1150 万吨,增长17%;纱产量预计达 940万吨,增长11%。
三是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与2000年相比纺织行业呈现出三个主要的结构性变化:
首先是资本结构更加多样化,产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国有资本通过市场化改组与国有企业资本多元化改革,进一步提高了资本素质,估计非国有资本在规模以上企业中的比重将从82%上升到84%。
其次产业的技术构成大幅提高。2003年进口国际纺织先进技术装备将达到44.7亿美元,国产新型设备销售将达到350亿元。染整工艺和技术稳步提升,高档面料产品生产和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在2003年出口增长结构中,纺织品一般贸易出口增幅达34.31%,远远高于加工贸易出口 10%的增幅,出口服装使用国产面料增多,使服装一般贸易比重达63.7 %,比上年提高了4.26%。
第三是产业资源结构发生积极变化。2003年化学纤维产量将达1150 万吨,占世界化纤总产量的1/3 ,占国内纤维总产量的65.7%,差别化纤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化纤行业的发展有效满足了我国国内不同层次市场的需求,增强了我国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目前化纤纺织品及服装的出口比重已达到35.4%,在2003年有效地降低了国内棉花价格上涨给纺织工业带来的风险。
四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对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和行业布局结构产生两个积极效果。首先大企业及集团进一步壮大,2003年规模以上企业的户数增长10%,销售增长24%,资产增长18%,从业人数增长6%。其次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纺织业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
2002年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选择了19个县级市和19个镇作为产业集群试点,重点跟踪调查指导服务,经过一年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再选择13个县级市和17个镇进入试点。这两批试点的32个县级市、36个试点镇的纺织行业总规模约占全国的1/4。实践证明,这些集群对提升中小企业社会化生产力水平、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解决“三农”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当前纺织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第一是重复建设问题。当前行业发展的主流是产业升级,但对局部存在的盲目投资铺摊子、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要予以高度警惕,切实防患于未然。
第二是棉花问题。三季度以来棉价的急剧上涨成为2003年纺织行业运行最突出的问题,暴露出我们在积极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还不善于运用市场化方法利用国内外“ 两种市场资源”,对棉花供求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第三,入世后虽然歧视性的配额体制将按时间表逐步解体,但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高增长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加剧,贸易摩擦必然增多,纺织行业应对机制亟待改善。
第四,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管理方式、营销方式落后、技术落后、体制机制障碍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过去的一年表现仍较明显。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基本完成大规模结构调整工作的世纪之交,我们就曾明确提出从世界纺织大国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的发展目标。这就为中国纺织工业指出了一条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之路。
(一)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是我国在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关键阶段的客观需要。纺织工业对满足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对扩大社会就业、对国际贸易收支平衡、对解决“三农”问题、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等五个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任务十分艰巨。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NP 为840美元,只达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42. 64%;2002年中国农村常住人口还占全国人口的61%,人口多、耕地少,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只是城市的27.3%;东西部经济差别较大,2002 年西部12省人口为3.67亿,人均GNP是其他各省平均值的5..29%;目前城镇失业和下岗人员约1400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5亿人,200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800万人,社会就业压力非常大。这一国情决定纺织工业不仅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就是在今后20 年里,仍然举足轻重。
现在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10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工业化先进国家的经历,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质量、个性化和多样化文化品位以及产业用纺织品方面都有更高的增长空间。
当前纺织行业从业人数包括家庭工业大约1800万人。根据2000年WTO 的报告,中国纺织企业职工的小时工资为0.69美元,是美国的4.85%,墨西哥的31.36%,法国的3.81%,日本的2.64%,韩国的 12.97%,印度的 110.97%,巴基斯坦的186.49%,表明劳动力资源是中国纺织业长期比较优势的基础,同时也说明扩大就业是发展纺织工业的强大动力。
纺织工业使用国产天然纤维620多万吨,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纺织工业的加工体系形成的从农业到最终产品的产业链,是提高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渠道。纺织工业大量使用农民工,大约提高1000万户农户家庭的收入,以东部沿海农村为主,形成大量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对逐步解决二元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纺织工业出口创汇总额虽然已低于机电行业居第二位,但贸易顺差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2002年纤维制品贸易顺差485.93亿美元,是全国顺差的1.6倍,而机电行业出口1159.21亿美元,逆差94.61亿美元, 2003 年纤维制品进出口贸易顺差将达到645亿美元,比去年增长32.7%,约是同期全国顺差的3倍多。
纺织工业与当前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关联度相当高。根据国家统计局 2000年投入产出表分析,纺织工业每增加1.00单位的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是1.25,高出各行业平均值25%。纺织工业在我国一、二、三次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反映出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目标仍将发挥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二)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进程加快、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条件下,建设现代化纺织强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大势所趋。
1、我国纺织行业的科技含量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全球化竞争环境。当代世界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不同于以往经济时代的特点,是以产业横向分工为主的跨国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常规的产能和装备,发达国家仍控制着技术制高点、品牌和市场网络。中国纺织工业要想从“打工者”或“高级打工者”的地位提升,将“中国制造”上升为“中国品牌”,从新技术的“受用者” 上升到“原创者”,必须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产业提升的主线和结构调整的重点。要尽快在技术、品牌、时尚、营销领域打个翻身仗。
2、当前我国纺织行业的盈利能力不强。从2003年的赢利增长因素分析,主要来自两个因素,一是大量使用农民工,工资水平低。2002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均年应付工资为0.87万元,比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人均1 .13万元的工资低23%;二是这些年改革调整见效。从2003年1- 11月快报分析,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降低,两费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从6.00%下降到5.45%,此项变化增利60亿元,占全行业新增利润总额的 70.63 %。如果从销售收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