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纺织业具有一定优势,也可以享受世贸组织纺织品服装协定(ATC)赋予的贸易利益,但有专家指出,加入WTO带来的出口贸易增长可能并没有预期的大。
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顾强分析认为,首先,我国对配额地区的纺织品服装 出口仅占全部出口的20%左右,主要是对美国、加拿大、欧盟和土耳其的出口 受配额影响,其中出口到欧盟的40%、美国的13.5%也已经不受配额限 制,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早已实现“一体化”。其次,各品类纺织品服装 出口还可能受到WTO成员国的数量约束(纺织品年增长率为7.5%,毛产品 为6%)。加入WTO之后至2005年,我国从执行ATC协议中获取贸易利 益并不多。根据研究,执行ATC协议,到2004年末我国仅能增加出口12 亿美元左右。这一结果大大低于预期。此外,很多原来有配额的大企业都担心, 取消配额后会造成恶性竞争,出口产品单价很可能下降,从而影响纺织品服装的 出口;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扩展成区域性的贸易障碍,“绿色壁垒”以及其他新 型保护主义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从国内情况来看,短期内就业压力加大,特别是国有企业机制不灵活,也会 对出口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国棉纺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世界水平的1/3左 右,毛纺织业的实物生产率仅为世界水平的1/10左右。从短期来看,减人的 因素多于增加就业的因素。尽管近年来破产、消号和被兼并的国有纺织企业有近 400多家,但在总体上国有企业的体制及经营机制等问题仍未根本解决,沉重 的债务、人员包袱使部分企业处境更为艰难;约有1/4已经资不抵债,而长期 靠优惠政策扶持生存的企业将无法再继续维持下去。
入世后,我国投资领域逐步开放,外资进入的步伐必将加快,这将加剧国内 竞争,差别化纤维、高档面料、品牌服装等高附加值领域将面临进口增加和外资 进入的双重挑战。我国服装出口竞争力系数(总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93 %,但服装企业加工出口依赖性较大,加工贸易占出口额的47%,来料、来 样、来牌是纺织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国内的不少大型纺织企业还停留在为国外 企业来料加工的阶段,国内基本上没有原创性的品牌出口。取消配额意味着纺织 品服装更要依靠质量、品牌赢得竞争优势,这对于我国扩大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也 十分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