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记者同行从德棉归来,都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企业,从基础管理,到经营决策;从技术改造,到产品开发……可圈可点之处太多,倒不知从何说起了。那么就用德棉集团董事长王根源的话来说吧:“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非为一子独秀,却见其势汤汤,方才是高深的棋艺罢。 王根源在谈到企业管理时有一句话,道理浅显,但发人深省。他说:“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是好得了一时,却不能长治久安。”其实,不独管理,经营也是如此。当今的企业界,需要以战略眼光谋划企业发展,并对宏观经济发展有准确判断的优秀企业家。 循着“谋势”的思路,王根源强调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也就是在企业的每个环节上都要抓,不可忽视每一个环节。比方说,通过管理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品种结构调整提高附加值,通过提高质量提高附加值,通过抓好营销提高营销效益等等。这是就企业内部而言。就外部来说,他强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争取得到各个部门,包括银行、政府、上级部门的支持。他说,这也是增加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别以为外部形象无关紧要,其实其潜在效益也是巨大的,有时不知不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钱就来了。人家不要多,给你通个信息,一个电话告诉件什么什么事,就够你赚一笔的。” 管理的严密,在于谋势;机遇的获得,在于谋势;决策的正确,在于谋势。王根源始终坚持把企业的优势变成胜势的原则,并进行了一番既“瞻前”又“顾后”的产品结构大调整,于是,1997年,德棉人得以避开国内外市场竞相压价的恶性竞争;1998年能够战胜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凭借高档优质产品顺利实现出口战略由东往西的转移;1999年、2000年能够抓住机遇,抢得先机,赢得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长…… 一步一个脚印。王根源说,他把自己的全部力量以及生活的全部意义,都凝聚在了德棉的生存与发展上。确乎如此。他熟练地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原理同企业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演变出符合国情的具有德棉特色的现代企业,并娴熟地营造企业机制,灵活自如地操纵企业的运作,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棋局中,俨然一名高明的弈者。
(转载自 中国纺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