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国庆节前后棉花价格大幅上涨的现状,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史建伟指出,要冷静分析形势,避免经营风险。
据史建伟分析,近期棉价上涨主要是棉花减产和需求拉动所致:第一,8月中旬以来,不少棉花产区遇到连续阴雨天气造成减产;第二,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增加过多,生产能力超过实际需要3倍以上,收购环节发生抢购是必然的;第三,纺纱能力发展太快,用棉量增加很多。
尽管有上述原因,史建伟认为目前棉价的波动,特别是国庆节后棉价继续大幅上涨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他认为,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纺织企业必须冷静分析市场形势,特别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必须注意下游企业的承受能力。棉花价格上涨,棉纱价格也将会有所上涨,但上涨幅度比棉花价格要小得多。目前的棉花价格水平,纺织行业已难以承受,如果棉价继续上涨,必将造成后道产品大量积压,甚至导致一些纺织企业停产、限产,或进口棉纱,或增加化纤用量,减少棉花用量。这对棉花市场供求关系的调整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必须注意到国内棉价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有些地方高等级棉花价格接近17000元/吨,大大高于国际市场几个月后的预期价格。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决定近期全部发放进口棉花配额,纺织企业很可能减少使用国产棉花而增加使用进口棉花。
第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必须注意到,市场回旋余地越来越小,经营风险越来越大。现在一些地方的棉花收购成本已经接近每吨16000吨,加上加工费用和贷款利息、保管费用等,销售成本更高一些。上述两个因素的影响是现实存在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这些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史建伟认为,棉花收购加工流通、纺织企业都应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经营风险,冷静分析形势,避免盲目性,保持棉花价格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