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人1994年10月26日的一篇市场分析,供大家作为历史资料参考.-----董云亮 国内棉纱、布价格将继续下滑
受国内棉花状况及国际市场的影响,今年年内及明年年初国内棉纱、布价格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如下:
第一,国内棉纱、布成本将随着政府对棉花市场管理的加强和生产企业用棉价格的降低而降低。今年国家对新棉的收购、加工、调拨、供应等环节加强了管理,并且已初见成效;新棉的供应价格虽然比去年国家定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大大低于今年上半年企业实际购棉价格,也低于今年的进口棉价格,据部分已使用新棉的工厂反映,今年新花质量也好于往年,等级基本相符。所有这一切,都将为国内棉纱、布成本的降低创造较为有利的条件。以21s 纯棉筒纱为例,现行市场价大约为24000元/吨左右,工厂用棉单价大约为18000元/吨,而新花供应价若按理论配棉成份计算应为14400元/吨左右,每吨纱可降低成本3888元,价格可降16%,而且前生产企业生产21s 纯棉纱仍有相当利润。按此推算,棉坯布的价格可降10%左右。随着纱、布成本的降低,其价格亦必将降低。
第二,国际市场纱、布价格的回落是影响我国国内纱、布价格继续下降的另一重要因素。自今年六月份近洋市场纱、布价格开始回落以来,目前尚无反弹迹象。这主要基于一下几点理由:一是上半年近洋市场价格涨幅过大,系人为的哄抬和投机因素所致,价格的回落当属正常;二是世界主要产棉国94/95年度棉花普遍丰收,国际市场棉价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从而国际市场纱、布价格水平亦不会大幅上升;三是由于印度、巴基斯坦棉花价格低,其纱、布成本大大低于我同类产品成本,因而其出口卖价亦比我低,我出口产品卖价难以提高;四是我国今年新花上市后加强了对棉花市场的管理,尽管94/95年度棉花产需仍有缺口,但主要大中型棉纺织企业的棉花供应能够基本得到保证,国外客商不必再为货源不足而担心,因而不可能再出现国内抬价抢购的局面。因此从国际市场情况看,我国国内纱、布价格亦必将呈下降趋势。
第三,从我国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内目前的纱、布价格明显过高,如不适当降低,将会严重影响我纺织品出口。如30s 纯棉纱日韩市场到岸价在490美元/件,折人民币23000元/吨,而目前国内市场价格在26000元/吨左右;再如3042纯棉细布坯,出口卖价最高为45美分/码,折合人民币4.2元/米,国内现行市场价在4.6元/米左右。因此,如果国内纱、布价格水平不降低,势必造成外贸企业出口亏损,影响其出口积极性。 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国内目前价格水平,在国内棉花市场能够管住,主要大中型棉纺织企业的棉花能够保证的前提下,我认为:第一,今年后两个月至明年第一季度,国内纱、布价格总体水平将呈现继续下降趋势,但今年十一月份由于受高价库存棉花的影响,价格降幅可能较小,十二月份以后随着新棉陆续投入生产,纱、布价格将随着棉花价格的降低而降低,降幅会大一些;第二,品种之间价格降幅不尽相同:其中棉纱降幅要大于棉布降幅。预计棉纱最大降幅可达15%左右。在棉布中,30s 系列细布因前段时间降幅较大,今后降幅会小一些,预计在5%左右;20s 系列平布、卡其及40s 系列府绸、细布因目前价格水平仍比较高,降幅可能大一些,预计在10%左右;个别紧俏品种和出口效益相对较好的品种预计价格不会发生多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