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锦桥纺织网联系企业10月20~22日的信息:本期纺织原料及纱、布市场行情比上期要略显平稳,主要是疯涨的棉价已经初露停涨企稳的趋势,虽然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仍在搭着棉价疯涨的“末班车”大幅上涨,但其势也已难以穿鲁缟。纱线和坯布都仍在调整着提价,以图尽量缩小跟涨滞后的价差,可是销量却难扩反缩,交易平平淡淡。 本期国内棉花价格虽然仍有300~500元/吨的上涨,但是停涨企稳的趋势已初露端倪,在整理中逐步向各个等级价位的上限靠拢。企业采购的428级细绒棉在16400~16800元/吨(到厂价)、328级细绒棉在17300~17600元/吨(到厂价)、229级细绒棉在17500~18000元/吨(到厂价)、129级细绒棉在18000~18200元/吨(到厂价)的价位上运行,长绒棉仍没有企业报价。目前棉价趋稳一是由于新棉上市量加大和新疆棉花出疆量的增加;二是棉花收购和加工企业为化解风险,开始在高价位上出售部分新棉;三是纺织企业无力购棉,使虚高的棉价难以立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致。从产棉区反馈的信息得知,前几天,籽棉收购价格已有0.05~0.10元/斤的下降。预计棉价在平稳盘整中将会有所回落,但今年棉价高开高走的大势已定,棉价总体上要高于去年已是大家的共识。因此,纺织生产企业应当早作安排。 截至本月22日,国内CncottonA的价格为17711元/吨,而国际CotlookA的价格为74.25美分/磅,折合人民币的价格为15663元/吨,国内棉价比国际棉价高出2048元/吨。但CotlookA、B指数已经连续三天稳定不动;CncottonA、B在22日也分别下降了112元/吨、96元/吨;纽约棉花期货2003年12月的和约为77.59美分/磅。摘录以上有关数字供大家分析棉花市场的走势时参考。 粘胶短纤的价格本期又有1100元/吨的上涨,本期粘胶短纤的运行价位在17200~17500元/吨(到厂价)之间。涤纶短纤的价格本期也有1800~2000元/吨的疯涨,涤短纤价格的疯涨,虽然有聚酯切片价格略有上升和企业采购量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但实质上“搭车”涨价之嫌是有目共睹的。本期涤纶短纤的运行价位在12400~12800元/吨(到厂价)之间。随着棉价走势的平稳,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的升涨之势也即将减弱,22日涤纶短纤的交易价格就已经有所下降(平均下降50元/吨)。 本期的纱线和坯布价格,继续本着缩小与原料价格升幅差距的“目标”而上调,因本期涤、粘短纤的价格上涨幅度也很大,故而各类纱线的价格都在上调,上调幅度基本都在1000元/吨以上。目前企业纱线和坯布报价的时效性很短,仅仅能有二、三天的时间就要再次调整。而且企业只要是资金能够周转起来,就并不急于销货,因为多等一天,就可能买的价格高一些,企业本身的收益也就好一些,并且每一笔交易都是货款两清,概不赊欠。因此,纱、布交易就显得平淡,交易量也就难以扩大。本期的坯布价格全面上调,一般T/C品种上调约0.30~0.40元/米,纯棉品种上调约0.60~0.80元/米,但仍滞后于原料价格的升幅。在此期间,布厂压货不卖,观察原料走势的作法,人为的造成“有价无市”的平淡局面。可是目前的“有价无市”所造成的大量库存,给企业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最难受的就是前期签有外贸订单,信用证到期的企业,只好购买高价格的纱线,被迫履行合同,损失惨重。在需要积极开拓外贸出口业务的关键时刻,原料价格的疯涨,对于纺织行业的伤害,是惨痛的,是难以用金钱的损失来衡量的,也是难以在短期内能够恢复的。在目前棉花、涤纶短纤、粘胶短纤等各种原料价格都疯涨飙升的压力下,已有许多中小型的气流纺纱厂、棉纺厂、织造厂因为买不起原料而停产了。 后市棉价的平稳会使化纤原料的价格也趋稳回落,但下游产品的价格跟升到位与交易量的恢复,尚需时间予以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