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棉花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带动涤纶短纤价格的反弹上涨,涤纶短纤市场行情呈现出欲振乏力的局面。 随着棉花价格的上涨,涤纶短纤也一度表现出反弹的意愿,但在低价货物不断涌现的牵制下,涤纶短纤行情的反弹最终没有出现。这段时间来,华东市场、华北市场、华南市场、西北市场涤纶短纤的市场价格分别在1.05万元-1.08万元/吨、1.06万元-1.08万元/吨、1.04万元-1.06万元/吨和1.06万元-1.08万元/吨之间波动,市场交易趋于平淡。涤纶短纤生产企业的库存量开始加大,生产厂家调整价格的行为比较频繁,而贸易商出货的心情很迫切。特别是这两天,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盘整的短纤市场暗流涌动,市场有迹象显示短纤市场到了一个突破盘局、选择突破方向的时候,而这个突破方向很有可能是继续向下寻找新的支撑点。 目前,进口短纤产品在国内市场、尤其是福建市场以低于国产产品数百元的价格进行销售,进口短纤的报价仅为1.02万元-1.04万元/吨,进口涤纶短纤的低价交易对涤短总体行情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而套利思想的日益滋生,加重了涤纶短纤市场货物的抛售力度。按照这段时间聚酯切片8200-8300元/吨的价格进行成本核算,涤纶短纤产品依然具有十分丰厚的利润,在行情再度上涨希望不大的情况下,落袋为安的心理使得中间贸易商们开始抛售货物,一度相对平静的短纤行情再起波澜。同期,下游涤纶纱产品的价格也呈现下降的行情,厂家接盘积极性不高造成销售冷清,下游产品的价量齐跌对涤纶短纤行情的支撑作用完全丧失,短纤下行也将是对下游市场行情变化的一种具体反映。此外,炒作资金的离场,也使短纤“行情温度”大幅度下降;聚酯原料系列产品近期价格的下跌,让本就飘摇不定的短纤价格更是摇摇欲坠。 虽然目前的棉花价格还居高不下,但决定短纤价格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棉花价格,因为用涤纶短纤替代棉花所生产出的纱类产品销售也并不畅,而需求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两三年前,涤短与棉花的正常价差基本上只有2500-3000元,但到现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高达6000多元,棉花对涤纶短纤的影响作用随着这种价格差距的拉大开始变的越来越淡,一些以往规律性的东西在新情况下并不适用。预测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涤纶短纤行情的盘整格局面临打破,价格有再度下跌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