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彩色棉通过对棉花植株植入不同颜色基因,使棉桃生长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颜色,已具有棕、黄、绿、红和灰等多种色系,但真正达到商业化应用的天然彩色棉仅有棕色和绿色两大色系。从目前的情况看,天然彩色棉与白棉相比较,纤维细、长度短、含杂率高,而且色谱欠丰富,色素不稳定。因此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是目前有色棉纺织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其中抗紫外线处理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波长320-400nm范围内的光线称为紫外线(UVA),一般直接到达地面。人体少量接受紫外线辐射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的吸收,对人体骨骼生长有利,并有消毒和杀菌作用;但过量接受紫外线辐射,紫外线将深入皮肤内部,逐渐破坏肌肉中的弹力纤维,使肌肉失去弹性,皮肤失去水分,轻者导致皮肤松驰,出现皱纹,重者会造成皮肤损害,如产生皮炎,甚至致癌。
近年来,由于工业快速发展造成空气污染,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曹到破坏,使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弱化。目前,太阳光中辐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强度增加已导致人类皮肤病发病率递增。因此,保护人体避免过量的紫外线照射成为当今消费市场的需求,也是许多行业开发新产品的重要目标之一。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抗紫外能力,在波长290-320nm(UVB)段,棉和粘胶的紫外线透过率最高;合成纤维紫外线透过率最低,即对紫外线的吸收强于天然纤维。目前纺织品抗紫外线处理主要应用于合成纤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考虑到棉纤维是夏季最适用的服装原料,并且对紫外线敏感的人群往往对常用的合成染料也很敏感,而漂白、染色引起的有害残留化合物会和紫外线一样诱发多种过敏疾病。因此,以无需染色的天然彩色棉作为对象,开发防紫外线服装与纺织品,具有现实意义。
(1)抗紫外线处理的天然彩色棉织物在加工中不使用对环境有污染的浆料、染料和助剂、无有害工业废弃物的排放;
(2)抗紫外线处理的天然彩色棉织物不含有漂白、染色引起的有害残留化合物,避免了人体皮肤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和紫外线诱发多种过敏疾病的可能性;
(3)抗紫外线处理的天然彩色棉织物是夏季穿着的理想服装面料,既具有防紫外线效果,能抵抗夏季强烈的日照,同时又穿着舒适、吸汗、透气、手感柔软;
(4)经过抗紫外线处理的天然彩色棉织物在抗菌、防臭等功能方面也极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天然彩色棉作抗紫外线处理是对彩色棉面料进行功能性开发的新尝试,能体现较高的现代纺织科技水平。同时,它又符合现今人们对环保、保健性面料的追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天然彩棉的抗紫外线处理有以下方法:
1、纤维法 在纺丝过程中加入紫外线遮蔽剂,制得抗紫外线纤维,该方法较适于化纤的处理。然后再将这种功能纤维与天然彩色棉混纺,最终可制得具有抗紫外线功能的混纺织物。
【打印页面】【收藏此页】【大 中 小】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