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内外压力对“迟早要来”的行业洗牌,起到了催生作用。 尽管,现实很残酷:破产、重组、搬迁,让很多企业伤痕累累,但也可以看到,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布局、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思维模式、资源优化配置将更趋合理。
利润比刀刃还薄。 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出口毛衣,大约可赚30元的利润,而现在,最多只能赚1元左右。 “以前销售额20亿元可赚取的利润,现在销售额要达到200亿元。 ”横逸集团董事长助理对目前微薄的利润非常担忧。 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周观林董事长说,“公司1~5月份出口量比去年增长约25%,但利润却下降了3%左右。 ”
除了人力成本的上涨,纺织企业还面临着来自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费用提高等多重成本压力,企业利润空间正遭受进一步挤压。 据初步估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业出口利润下跌程度因产品而有所差异,其中棉纺织业约下降12%,毛纺织业下降8%,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成衣业所受损失较大下降约13%。 从2005年7月21日起到现在,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卖出价已经上升到1美元兑6.9621元人民币。 升值幅度达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