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王新红报道)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建设情况怎样?如何更好提速升级?带着这一事关自治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课题,8月18日至22日,自治区14名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了新当选后的第一次专题调研。
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乃依木·亚森的带领下,14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五天的调研中,深入基层,进车间、下工地,来到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实地察看了独山子大石化项目基地和准东煤电煤化工基地等,倾听各方意见,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把脉新型工业化发展。
代表们表示,加快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既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他们将征集到的建议和意见积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
代表呼吁:更多支持石化产业
20日下午,调研组来到独山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工程基地。
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目前各种生产设施建设已初步完成。代表们在现场看到,巨大的球罐、高架桥般的管廊,盘虬的管道、高耸的钢架……仿佛钢铁森林,气势宏伟、蔚为壮观。
代表们在听取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有关负责人汇报时了解到,目前,在现场施工人员已达2.4万余人,截至7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207亿元。千万吨炼油的生产装置主体已建成,40万立方米原油罐整体投用。百万吨乙烯土建基本完成,设备安装进入高峰期。而动力站也已基本建成,水电等辅助系统投入使用。
对这项重大工程的环境影响问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阿曼把依·达吾提代表十分关注。当了解到公司已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后,他希望工程认真执行好安全环保各项规定,把这项一流工程建设好,让人民满意。
代表们认为,石油石化产业在新疆国民经济格局中“一柱擎天”,对此,建议国家给予更多支持,加大新疆天然气勘探开发和配套管道建设的力度。同时,继续增加新疆本地原油加工量,更好地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代表建议:尽快核准煤电化项目建设
煤炭、有色金属等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我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新的增长点。准东作为自治区煤电煤化工的主战场,受到调研组的重点关注。
22日,代表们顶着烈日,驱车来到准东煤电煤化工基地,实地考察了神东天隆50万吨腐殖酸厂、五彩湾节水池、准东220KV五彩湾输变电工程、神华准东五彩湾千万吨露天煤矿项目等建设情况。
2004年拉开建设序幕的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目前资源勘探进展顺利,已入驻企业40家,今年以来已投入勘查资金2亿多元。
神华准东五彩湾千万吨露天煤矿是产业带入驻企业中3个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之一,目前到位资金已达5.8亿元,已完成全区详查和首采区勘探工作,相关的地质勘探报告正在审核中。
代表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入驻的大企业大集团申报煤电、煤化工项目核准比较困难,企业心存疑虑,不能放手摆布大型项目。
代表们认为,煤电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是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希望所在。建议国家确立新疆作为全国重要煤电煤化工基地的地位,将新疆煤电煤化工基地及相关规划指标纳入国家专项规划,并加快核准煤电煤化工项目,尽早安排开工建设,使新疆成为我国以煤炭开发为主的煤炭生产区域。
代表希望:给棉纺产品出疆运费补贴
全国人大代表,宝钢集团副总经理、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峡在调研中了解到,棉花出疆有财政补贴,而棉纱却没有,高额运费使企业销售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新疆棉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自治区经贸委负责人在汇报中说,2007年新疆棉花产量290万吨,棉纱产量40余万吨,居西部十二个省市第一。棉纱作为棉纺业的初级制品,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销的目标仍然是东部沿海省市。由于距离遥远,致使运输时间长、运费高的问题长期困扰企业。
代表们建议,对新疆棉纱、棉布等初级制品出疆给予与新疆棉花出疆同等的运费补贴,会促进新疆从商品棉基地向纺织工业基地的转变。
“这次调研为酝酿、起草、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征集到了扎实的素材。”调研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祖丽菲娅·阿不都卡德尔说出了代表们的心声,他们将不遗余力为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