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董灯泡”跟爱迪生1879年发明的灯泡长得差不多,特别是两者都有“肚脐尖”。从这一点推断,苏州的“古董灯泡”确实比英国70岁灯泡更老。那“古董灯泡”到底有多老呢?专家认为,尽管苏州电灯照明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但“古董灯泡”应该是1917年以后的产品。
曾经担任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的文史专家徐刚毅说,根据史料记载,苏州的电灯照明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地点在苏州最早的机器纺织企业——苏纶纱厂。原来,1895年筹建的苏纶厂在引进进口新式纺纱设备的同时,还引进了发电设备。1897年的7月,发电设备投产,苏纶纱厂亮起了苏州第一缕电力灯光,这一时间比美国白宫只晚了7年。苏纶纱厂西北角至今保留的一幢青砖砌筑的小楼,就是当年发电的场所。
但当时苏纶纱厂发出的电全部供厂内使用,老百姓用不上电,当然也就不可能购买灯泡了。徐刚毅说,1911年开始发电的振兴电灯公司,所发的电力才开始转向民用。
那邵敏毅家的“古董灯泡”,出生时间的上限会不会是1911年呢?徐刚毅当即否定了这一说法。原来,振兴电灯公司发出的电一开始也只是供商店和路灯使用。直到1917年,振兴电灯公司的发电设备增加到1475千瓦,供官署、商店、路灯所需外还有多余,这才开始供家庭照明用电。很快,苏州城里就安装了电灯12400盏,供电面积约19平方公里(苏州护城河以内的古城区面积为14.2平方公里)。
“照这样分析,邵敏毅家的‘古董灯泡’应该是1917年以后的产品”。但徐刚毅同时认为,他的推断只能给出“古董灯泡”的生年上限,而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要弄清古董灯泡的确切生年,最好还是去找灯泡史研究专家。
另据了解,苏州周边县市电灯照明历史也很长。像太仓是1906年出现电灯照明的,当然,一开始也是专供工厂使用,1920年起,电力开始走进太仓居民家庭。这样看来,苏州周边县市也可能有使用过的老灯泡,甚至有类似的“古董灯泡”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