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湖南衡阳云锦纺织有限公司的筒摇车间内机器轰鸣,一个个细纱管快速绕成筒子,女工们忙碌地查看着络筒机。这些络筒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设备,每台机器100多万元,近年来该公司已购入了14台。
副总经理周建平指着这些机器说:“这个车间过去靠手工打筒,用上新机器后,一个车间节省了近一半人工。我们现在不断有订单,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加大技改力度。”
周建平说,近日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坚定了我们下一步发展的信心。
衡阳云锦纺织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衡阳纺织印染厂,近3年来他们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共投资6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8391万元。他们今年还投资1500万元进行赛络纺系列产品开发。
在湖南省永州市的蓝山县,聚集着480多家毛纺织加工企业,经过8年的发展,毛纺织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厂子也陷入发展困境。生产一打半成品的价格从去年的100元降到了今年的40元。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蓝山县一些企业购置了半自动织机,对原有的手摇机进行了技术改造。
“电脑织机买得值!要不是把手摇织机改成半自动的,我今年肯定挣不了钱。”蓝山县湘渝针织厂经理黄昌挺说。他今年投资15万元购进了58台半自动电脑织机。“这笔一次性投入划得来!”黄昌挺计划着马上再购进24台半自动织机,还特意为此搬进了更宽阔的新厂房,“今年把15万元技改投资收回来不成问题。”
同样是购入了半自动针织机,蓝山县楠市镇的杨章勤认为此举带给他最大的好处是招工便利。“电脑织机操作起来轻松,所以对工人来说吸引力比较大。”今年3月他花16万元买了26台半自动织机后,招工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如今半自动织机在楠市镇的全部织机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30%。
湖南省轻纺企业正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困难。通过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湖南轻纺企业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推动了产业升级。同时,生产成本的降低和成品率的提高,又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衡阳市纺织协会会长、市纺织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阳文华说:“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给纺织行业带来冲击,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纺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次摆在我们面前。”
他告诉记者,自主创新能为企业渡过难关提供一定的保障,“去年,衡阳市纺织行业完成产值11亿元,利润3.3亿元,今年预计能完成产值13亿元,估计利润能增加10%。”
永州承阳针织有限公司开始打算新购50亩地建设高级成衣车间,并且购进200台单价为6万美元的全自动电脑织机。永州承阳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纪光告诉记者,“部分全自动电脑织机投入使用后,为争取更多订单起了很大的作用,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他说,出口订单量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正好可以在这段时间储备技术力量,进行技术改造。
“国家提出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张纪光说,他们公司已经向蓝山县的工商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提出了1000万元的贷款申请用于投资基本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