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03/11/12
文章出处:中国纺织报 |
|
|
编者按:由中国服装协会、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服装论坛作为宁波第七届国际时装节的重头戏开场,来自国内外服装行业和信息科技领域的专家以“服装产业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主题,在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企业资源规划、都市型服装产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使与会人员深受启发。这里摘录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以人才职业化推动新型工业化
郑永刚
(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杉杉集团总裁)
实现新型工业化有两个根本的保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员素质。对服装行业而言,人才问题是关键,而人才的职业化是关键中的关键。
观点一:当前,优秀企业面临的最重大变革,就是从“抓住机会为中心”的高速发展,转变到以“制度和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持续发展。
在高速发展阶段,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产品和品牌的短缺,企业有一项或某一方面领先市场,就能实现高速发展。而在持续发展阶段,企业面对的是过剩和多品牌化的市场,如果有一项不成功,企业就不可能成功。体制需要创新,产品设计要有预见性,生产的管理要有高速度的信息化手段,实现这一切都需要人才的职业化。
观点二:只有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品牌,才能拥有国际化的产品品牌,而工业化的产品品牌要开拓为企业品牌,关键仍然是人才的职业化。
现在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在向中国转移,蕴涵着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已经争取到比较有利的地位,正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制造一般性产品多,自主发明创新少,本土品牌影响小。“中国制造”需向高端发展,迫切需要一场转变,需要树立“时尚品质”、“自主发明”、“强势品牌” 等市场形象。
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原创”到“国际化品牌”的转变,需要转变市场等。从服装行业来讲,需要在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培育产品的风格,生产高品质、短周期的产品,而风格的形成需要个性,也需要团队合作。
观点三:人才跟着环境走,资本跟着人才走。
人才竞争在本质上是综合性的大环境的竞争。既要营造人才成“财” 的制度环境和人才的创业环境,也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还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以“大环境观”集聚人才,以“大培训观”提升人才的职业化素质,以人才的职业化推动服装行业的新型工业化。还有十分重要的一项就是树立“大人才观”,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化人才培训体系,为人才的职业化提供规范持续的培训。
服装业的职业化人才,不单是指设计型人才、营销型人才、生产型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基础性研究人才,只有全行业职业化人才的不断涌现,才能为全行业的新型工业化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以信息化带动服装产业
陈刚(宁波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观点一:提升信息化水平是企业面对竞争的制胜法宝。
服装行业面对以瞬息万变为特征的世界性市场,要想在残酷的市场搏击中立于不败之地,最佳出路就是实行信息化改造,以达到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在全球服装生产和供应的产业链中,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快速反应国际产业链的变化。对信息的收集、交流、反应和决策速度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制胜法宝。
加快大中型服装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供应链管理的建设,提高它们在国际服装市场上的竞争力。
政府作用与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李清娟(上海市经济委员会)
观点一: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
政府和企业在国家生产率提升上应该相互依赖、积极对话、清除障碍、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共同创造合适的投入要素、信息和基础设施。
观点二:当代国际经济的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
产业集群的崛起,与专业化技能、大学的研究特长、高效率的生产特点、适当的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许多产业集群边便是受惠于麻省理工学院或哈佛大学的研究成果。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浙江省多数企业生产的是中低档产品,仿制产品多、名牌产品较少,技术装备落后,科技人员匮乏、产品科技附加值低,企业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生产上相对独立,甚至相互拆台,导致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居高不下等等,制约了产业集群内产品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地区经济增长中,浙江经济要继续保持全国的领先优 势,浙江企业家们必须彻底超越小农意识,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实现浙江特色经济的新跨越。
观点三:政府的支持是促进产业集群优势的主要政策导向。
我国产业集群在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一旦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地方政府往往都会积极参与热情扶持,政府是促进产业集群经济的主要政策导向。
首先: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一是建立技术平台,如政府通过发展研究机构、大学等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对企业的研究发展与技术改造活动,直接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企业不断追求技术进步。
第二,积极实施人才战略。
加大国际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与企业家,努力在集群内形成优秀人才的高地,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提供优秀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第三:构造良好的产业合作关系。
政府要定期提供产品供需的市场信息;帮助外国机构与本地企业建立生产供应联系;鼓励外国机构参与提升本地供应商技术水平的技术推广项目;与外国合作兴办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本地企业获得金融支持。
第四:引导产业集群进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和全球营销体系。
依靠我国产业集群在一些产业的专业化优势,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地与以跨国公司建立各种形式的协作,通过为跨为公司提供零部件、加工生产等,与跨国公司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和战略性联盟,学习跨国公司先进的管理经济与先进技术水平。
第五:加强政府市场规则制定、行业指导、信息服务等功能。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二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多元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三是重视并加强政府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四是鼓励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我服务、协调和管理作用。
国际分工时代更需合作
铃木悦司(日本静冈县纤维协会副会长、静冈县织物染色协会组合理事长、铃六染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建议: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日本的高档纺织品材料和宁波强大的服装制造产业应该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创造高级服装品牌。
21世纪已经到来,亚洲地区的服装界纵横世界的机会来了。但是,亚洲各国与具有传统优势的欧洲服装产业竞争,单打独斗是很难取胜的。这就需要我们依靠各自积累的资源,在亚洲内部相互合作,创造出有竞争力的品牌。
在这种合作中,更多的优秀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是一个纤维产业的问题,所有产业都是相通的,尤其是像服装业这种变化激烈的产业,具备审时度势、预计未来的洞察力的人才更是十分必要的。
所幸的是,和欧美先进国家一样的,这样的优秀人才在我们亚洲也培养出来了。众所周知,现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