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持优良环境的基础上,连云港上半年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8%,位居全省第一;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61%,强劲拉动工业增长。
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说:“连云港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我们坚决不引进污染项目,也不在IT产业等苏南‘传统强项’上争短长,而是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上求突破,力争与发达地区在新兴产业上同步起跑。同时,狠抓本地区的科技创新,力争在蓝天碧海之间写出一个‘新’字。”
“药港”崛起,力争让第一颗“小药片”走出国门
很多人都知道连云港是亿吨海港,但不一定知道这里还是全国创新力量最强的“药港”。我国医药行业有句话:“中国医药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全省10个在研原创一类药,6个在连云港,连云港的新药研制、中药创新均领跑全国,形成了以恒瑞、康缘、豪森、正大天晴等为骨干的医药企业群。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永强告诉记者,目前恒瑞手里有14个国家1.1类新药。1.1类就是一级甲等,代表着最高水平。正因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多、核心竞争力强,恒瑞的销售收入虽然只有20多亿元,但企业利润与销售100多亿元的传统药企相当。全国医药企业在研发上的平均投入,大约是销售收入的3%,恒瑞却接近8%,在全国居于前列。张永强说,目前我们国家有药品原料出口,但还没有制剂出口。“我们有信心在两三年内,争取部分制剂通过FDA考核,拿到药品制剂出口的绿卡,让第一颗小药片走出国门。”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药进入美国市场方面堪称领跑者。在康缘药业研发中心,章晨峰博士介绍说,企业从1999年开始冲击美国市场,到现在已经10年了。再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应该能够实现真正进入美国市场的目标。
“技术创新,才能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
连云港把创新驱动战略放在实现连云港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目标的五大发展战略之首。
有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才能有市场的主导权。 鹰游纺机利用自己在纺织机械上的技术积淀,在我国率先将碳纤维从实验室推向市场。鹰游纺机副总经理陈尚开向记者介绍,碳纤维,从技术上讲就是一种特殊的腈纶,但它分子量更大、强度更高。低级别的碳纤维用于钓鱼竿,高一点的用在高级轿车上,再高级的,是航空航天必不可少的材料。“这个新材料,我们国家是被外国‘卡脖子’的。我们到日本研究所考察,实验室都用布拉起来;中复连众购买的德国风电叶片研究所中,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碳纤维的,研究所中国人是买下来了,但碳纤维这部分协议规定不让看。”
在国内尚无一家有研制设备的情况下,鹰游纺机董事长张国良从全国招集了20多个碳纤维专家,持续多年攻关不止,终于在技术集成上取得突破。
目前,万吨碳纤维基地已经纳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技术创新,才能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这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飘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恒瑞改制之前为连云港市制药厂,在当时年赢利只有100万元的情况下,厂长孙飘扬以120万元从北京买来了这个企业的第一个产品专利。其后,恒瑞在创新路上实现“三级跳”,从连云港到上海,从上海到旧金山和瑞典,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恒瑞医药正在建设的国家级研发中心,所有设备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FDA派员来验收,不由感叹,看外国先进的药厂,也没有这么新,这么先进。
“守身如玉”,绿色因子贯穿发展全过程
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在招商会上常说,连云港的生态底子非常好,一定不能引进污染企业。“守身如玉到今天,说什么也要招个好儿郎。”
围绕沿海开发,今年3月,连云港对全市生产力进行重大调整,启动了南翼的徐圩片区开发,规划在290平方公里的沿海盐田滩涂建设一个临港型的工业新城。在那里,规划了一个钢铁园区,一个石化园区,两个园区之间是一个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钢铁、石化企业之间资源、能源闭合循环,可以达到零排放。
连云港市环保局长陈书军说:我们在环保执法中,深深感觉到党委、政府对规划环评的重视,政策规划和产业规划都把环境保护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做,把产业引向循环经济、低碳产业。蓝天碧海,游客喜欢、客商喜欢、市民喜欢,大家都把碧海蓝天当作宝贝,污染项目的落户,在连云港成为“不兼容行为”,“绿色因子”贯穿发展全过程。
去年底在连云港开始建设的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大楼主体刚刚封顶。它作为江苏与中科院省院合作的重点,意图建成一个世界级的能源研究机构,投入运行后将对连云港的清洁能源创新产业园直接提供技术支持。目前,研发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实验配套设施已经启动,不久要来100多位博士。这是由于连云港生态环境好,对高端人才、高端产业的集聚能力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
目前,在从田湾核电站到灌河口的大片区域内,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打造全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连云港把新的目标指向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