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三阳纺织有限公司从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生产少量产品,服务少数客户”的高端产品定位。高端的硬件投入、差异化的发展理念和强大的市场网络成为推动三阳公司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
差异化的发展理念贯穿了生产、营销、投资等各个环节。经过6年发展,三阳纺织现已拥有资产总额20亿元,精梳纱线产品在2007年荣获“中国名牌”称号。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公司仍然坚持高端产品定位,坚持差异化的战略思维,使企业保持着平稳的发展态势。
跃过难关就提升
“有人说,此次金融危机将为纺织行业带来一次大变革,是产业升级的一次大机遇,正所谓:跃升跃升,跃过难关就提升。我们应对当前情况的心态就是:危机守,择机动。”三阳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民说。
徐建民说:“当前纺织企业遇到的困难,表象是资金问题,本质是市场原因。”市场情况不好,其实就是供需关系出现问题,最终结果就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加剧。而要在竞争中胜出,不外乎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提升质量,另一种是完善销售渠道。三阳纺织通过一些价值利益杠杆,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现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销售渠道的建设在其他时期可能比较困难,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反而更加容易。一些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开始收缩销售网络,而三阳纺织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加大网络建设。今年公司已新增了3处办事机构,而且今后还会加快销售网络渠道的建设。
早在2007年底,三阳纺织就感觉到了市场和资金压力,开始着手公司的内部改革。“非常时期实施战略保守与战术升级”的理念就是在那时提出的。2008年,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营销模式调整、减员增效、质量工资、品牌推广、节能降耗、制衡机制等升级措施,虽然变革多,调整涉及面广,但是高端定位的战略没有动摇。
“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仍然坚持生产高端产品,因为一旦市场形势好转,再要回来做高端将难上加难。”正是基于徐建民这样的认识,三阳纺织始终坚持高端定位。
技术改造的良机
“无论是在行业发展的高速期,还是在金融危机的低迷期,管理和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徐建民说。
面对市场的困境,三阳纺织提出了“主动改革、减少变革;立足战略、关注执行”的管理策略。
三阳公司于2007年12月和2008年6月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减员改革,在严格遵循“工资总额不变”的原则下,将万锭用工压缩到30人,实现了公司工资总成本不变、人均工资成倍增长。通过两次调整,员工流失率大大降低,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员工珍惜岗位的意识逐渐增强。2008年9月,公司开始实施质量工资方案,将传统的产量计件工资模式调整为质量工资和产量工资各占50%的双向挂钩机制,有效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同年10月,公司按照优化流程、提高工效、细化分工、资源整合的原则,适时调整了生产系统和营销系统的组织架构,同时以人事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制造兴奋点,增强员工信心。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国内外市场萎缩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为此,三阳公司继续扩大进出口业务量,充分利用低门槛的贸易融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为防范和降低非常时期出现的运营风险,从2008年11月开始,三阳公司按照管理职能和事务职能相分离的原则,在内部建立了制衡机制,确立了体系部、品管部和贸管部的监督制衡地位,分别对管理、生产、营销三大系统实施监控和制衡。另外,公司还落实了节能降耗、阳光采购、品牌推广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紧迫感,另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生命力。
在夯实管理的基础上,徐建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胸有成竹:“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了产业升级的方向,国家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现在是进行技术改造的好机会。为此我们准备对现有的环锭纺全部进行紧密纺改造,同时在原有200台倍捻机的基础上再上马200台倍捻机的项目。这么做,不是为了增加产能,而是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
以差异应对危机
“有怎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怎样的经营效果。三阳公司从无到有,再到逐步强大,重要的是用差异化的经营理念,做他人不敢做的,做他人想不到的。”
6年前,三阳纺织从零起步、快速发展,一跃进入棉纺织行业前列。对于公司飞速发展的秘诀,徐建民只说了两个字:差异。“别人忽略的就是我们要做强的。”徐建民介绍说,三阳公司与同行沟通时,主要分析它的弱项,而不是去分析它的强项。他认为从同行的弱项上去突破比追赶同行的强项成本要低得多。
正是因为差异化的思维,把倍捻做大做强成了三阳公司的战略选择,公司毅然投资1.2亿元引进了欧瑞康倍捻机200台,建成了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专业单体倍捻生产线。实践证明,三阳的决策是正确的。目前三阳的倍捻产品主要供应鲁泰、雅戈尔以及欧洲高端客户。
面对困境,三阳依然用差异化思维来寻找市场空隙。在一些出口企业转战国内市场的时候,三阳提出了“扩外稳内”的营销方向。“认识上的差距意味着机遇。”徐建民认为:“虽然国际市场份额在缩小,但仍然有发展空间。已有的市场如果轻易放弃,要重新找回来代价将更大。”
差异化战略的成功应用使三阳纺织顺利地完成了实体经营的跨越,同时也奠定了品牌经营的基础。徐建民说:“不久的将来,资本市场将会改变传统产业竞争的游戏规则,今天的投入正是为未来的竞争打下基础。”
市场形势会在什么时候好转,徐建民觉得这样的预测意义不大。他认为:“经济复苏终有时日。经济危机的规律是,劣势企业加速退出,优势资源加速向优势企业转移。机遇就在眼前。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期,强化公司内部执行力,提升我们的综合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