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邯郸东部振兴步伐,市委、市政府提出东部振兴的战略构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受历史和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位于我市东
部的成安、临漳、肥乡、广平、大名、曲周、魏县、邱县、鸡泽、馆陶10县,与中西部相比各项发展都相对滞后。东部区域总面积5874平方公里、总人口462.8万人,分别占全市的48.6%和49.9%。2008年,东部10县实现生产总值526.8亿元、财政收入12.1亿元,仅占全市的25.3%和6.6%,与其土地面积、人口占全市一半的地位极不相称。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市制定了《邯郸市东部振兴规划纲要》(规划期自2009年至2013年)。该规划的制定,对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全面提升邯郸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具有东部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大战略,以特色园区、重大项目、基础设施、龙头企业为突破,重点打造邯邱、邯馆、邯大三大经济带,致力发展装备制造、新型建材、新型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现代农业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建设各具特色的十个县城,统筹推进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经过五年努力,把东部建成交通便利、产业聚集、一县一业、生态宜居的特色经济区。
二、发展目标
———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达到县与县之间有二级路相连,县与主城区之间都有一级路相连接,形成县城一刻钟上高速、一小时进市区的快捷顺畅交通网络。
———每个县建设一个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产业特色突出、集聚辐射力强、销售收入超百亿的重点园区,打造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
———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突出错位发展,每个县形成一个比较优势明显、县域特色鲜明、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10%以上。
———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每县有县级医院、中心卫生院达到国家标准,不断扩大新农合参保比率,大力发展县乡文化产业。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3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比2008年翻一番半,占全市比重力争达到35%;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比重达到10%;力争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部实现过亿元。
三、发展重点
(一)打造三大经济带
———在309国道沿线,以邯郸市(肥乡)装备制造工业园区、邯郸市(馆陶)新型化工园区、广平新型建材产业园区为支撑,打造邯馆经济带。
———在邯大路沿线,以成安装备制造园区、临漳工业园区、魏县工业园区、大名京府工业园区为支撑,打造邯大经济带。
———在邯临路沿线,以鸡泽特色产业园区、曲周现代新型工业园区、邱县高档家具及装饰材料产业园区为支撑,打造邯邱经济带。
(二)发展六大特色产业
1、装备制造业。按照“龙头带动、园区聚集、提升传统机械、培养新兴产品”的思路,依托我市钢铁大市的原料优势,以实现钢铁延伸加工增值为目标,大力发展重型汽车、工程和矿山机械、能源装备制造、农业加工机械及配套零部件产业。
近期重点推进总投资313.9亿元的肥乡共明科技年产1000台风力发电设备、成安驼马专用车年产3万辆驼马旅居车及1万辆全地形车、肥乡庞大汽贸年产3万辆专用车、肥乡远达汽车年产5000辆专用车、肥乡华昊太阳能光伏发电、曲周森蔚能效电厂装备、鸡泽科博10万吨铸钢阀门、馆陶北科机械年产1000万件精密铸件、临漳城开年产20万吨螺旋管生产线、大名荣凯年产8万台壁炉、邱县赛强机械等57个项目。
目标:到2013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23亿元增加到58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2、新型建材业。按照“做优产品、做大规模、做强品牌”的思路,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发展方向,开发生产高档隔热铝材、彩色型材、大口径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和高档复合地板等新型建材产品,以广平新型建材园区为龙头,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近期重点推进总投资63亿元的力尔型材年产18万吨彩色PVC型材和铝合金型材、正通塑胶年产6万吨HDPE管道、广通塑胶年产3万吨大口径塑料管道、颐通管业年产4万吨PE管材等19个项目。
目标:到2013年,新型建材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12亿元增加到52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
3、新型化工业。按照“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思路,结合市内化工区搬迁,以邯郸市(馆陶)新型化工产业园区为龙头,延长化工产业链条,着重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重点支持曲周鹏达新材料、鸡泽和邱县有机酸、大名名鼎化工、魏县化肥和生物农药等产品开发。
近期重点推进总投资92亿元的兆源化工、新丰农药、昊阳化工、科正化工、良晨树脂等17个项目。
目标:到2013年,新型化工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11亿元增加到49亿元,年均增长35%以上。
4、纺织服装业。按照“加快布局调整、推进园区聚集、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产品档次”的发展思路,发挥原料、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纺织产业集群建设,鼓励企业联合重组,加快企业规模扩张,提高竞争力。
近期重点推进总投资92亿元的成安腾龙纺织20万锭紧密纺纱、鸡泽风正纺织城20万头转杯纺纱、肥乡圣雪海羊绒万锭绒毛精纺、肥乡华丰年产1000万件服装、广平虹衫蛋白纤维、邱县天姿家纺8万锭纺纱、临漳银纤纺织年产5000万米纺纱纺布、河北风云服装等30个项目。
目标:到2013年,纺织服装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23亿元增加到5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
5、食品加工业。按照“依托资源、提升档次、加快发展”的思路,食品加工业要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采用工程化食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深度,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市场空间。
近期重点推进总投资94亿元的曲周晨光天然色素、大名五得利食品加工扩建、魏县回隆糖食品加工、临漳“两白一啤”生态酿酒、广平香道食品、馆陶碳酸饮料、肥乡冀禾粮油加工、邱县康远清真禽类食品加工等27个项目。
目标:到2013年,食品加工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26亿元增加到62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6、现代农业。按照“精准、高效、绿色、安全”的方向,以粮、果、菜、肉、蛋、奶为重点,强力推进“4123”农业双增工程,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确保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
近期重点推进总投资85.6亿元的广平同和禽蛋产业园、魏县玉米深加工、鸡泽辣椒开发、大名名福花生深加工、曲周中道富民生猪养殖、成安吴氏润康生猪基地、馆陶肉鸡肉鸭加工、临漳肉兔养殖及深加工项目、肥乡甲基纤维素等27个项目。
目标:到2013年,现代农业增加值由2008年的112亿元增加到16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
(三)建设十个特色县城
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的原则,结合三年大变样活动,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快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成安———打造邯郸装备制造新区和生态卫星新城。按照“1+5”中心城区规划,主动分担部分城区功能,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依托冀南装备新城,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业;推进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和对接,实现同城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中心城市形成组团式城市发展框架。到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形成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超15万的邯郸装备制造新区和生态卫星新城。
临漳———打造现代循环农业观光示范基地和古邺文化新城。重点发展以“两白一啤”生态酿酒和肉食加工为主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和以电子仪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生态科技产业;结合漳河生态科技园建设,加快邺城遗址旅游开发;依托临漳农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同时,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到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形成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超15万的具有古邺文化特色的冀南生态宜居新城。
大名———打造特色食品城和宋明文化旅游城。充分利用扩权强县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和三省交界区位优势,发展特色食品、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构建商贸物流中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到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形成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超21万的宋府明城。
广平———打造北方新型建材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新型建材、轻型汽车等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