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实现增加值首次出现负增长,利润总额单月亏损2.8亿元;到年底,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三季度回落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亏损10.8亿元。面对危机,我市科学务实,积极作为,危中求机,坚持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历了探底、企稳回升到逐渐向好的过程。到今年10月份当月增加值已经达到25.59亿元,同比增长18.74%;利润、利税分别达到9.8亿元、11.4亿元。
企业生产逐步稳定,产能基本释放。2008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迅速减产。全市铁、钢、材当月产量同比下降16.3%、17.8%、25.0%。以钢材为例,2008年11月份产量达到低谷,当月仅为84.6万吨。此后产量随着价格波动在今年上半年稳定在106万吨左右并保持一定增长。今年10月份受销售情况好转的影响,钢材产量达到123.4万吨,全市受危机影响缩小的产能得到释放。当月铁、钢、材产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39.5%、30.7%、35.3%。
支柱行业走出低谷,工业回升势头确立。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4.19亿元,增长11.95%。从10月份开始当月增幅出现负值,四季度下拉全年增幅6.5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各月实现增加值增幅保持上升趋势,10月份同比增长18.74%,累计实现增加值248.25亿元,同比增长13.06%,增加值回升势头得到进一步确立。
全市工业由大幅亏损转向持续盈利。去年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月利润总额第一次出现亏损,亏损额达到2.8亿元,此后全市连续5个月持续亏损。2009年1-2月份亏损额开始收窄。4月份中旬钢材价格开始回暖,我市主导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逐步赢利,工业效益状况才有所好转。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实现利润总额6.73亿元;7、8、9、10月份也分别实现9.13亿元、2.47亿元、6.21亿元、9.77亿元。
工业用电量趋稳回升。经历工业寒冬后,受企业开工率提高,产能恢复影响,全市工业用电量探底回升,并保持稳定增长。截至10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达到63.92亿度,较去年1—10月份增长3.2%。
分析我市经济发展形势,首先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行业间回暖差距较大。今年以来,轻工业增长速度并没有跟上全市工业回暖步伐,截至10月份,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3.74亿元,同比下降1.47%;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24.51亿元,同比增长14.53%,轻工业慢于重工业16个百分点。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中纺织行业发展速度较慢,回暖趋势不明显。截至10月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24亿元,同比下降14.36%。其次是尽管今年有所好转,但亏损面依然偏高。截至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亏损面仍然在24.1%。大部分地方小企业还未走出困境。
市统计局企调中心专业人士认为,尽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运行仍然比较困难,但是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已经确立,正向逐步向好的趋势发展。当前工业局势的好转主要依赖于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政策的实施,持续、向好的经济形势还有待于各项综合配套措施实施和多方需求稳定增长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