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彩色纺纱目前在纱线产业中还属于小品种,据初步测算,目前全国色纺纱线有300万锭左右的生产能力,年产约30万吨。由于色纺纱工艺复杂,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对企业的经营、技术、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国内仅有华孚色纺与宁波的百隆公司能大规模生产。目前色纺纱产能产量很小的状况,并非由于其需求小,而是因为生产过程复杂,国内多数企业无法生产,供给有限。
区域分布:目前,江浙地区已有60多家棉纺企业生产色纺纱线,生产规模与生产能力逐年上升,其中浙江省色纺纱的能力已占棉纺能力的1/3以上,江苏省色纺纱的能力与浙江省基本相当,山东省的少数棉纺企业仅在这几年才开始生产色纺纱,因而产量比较小。目前色纺纱的品种在不断地增多,质量档次也有明显的提高,色纺纱已成为棉纺行业的特色产品及实现经济增长的亮点。
国际差距:通过10多年的努力与创新,我国的色纺纱在质量、档次与品种上均有长足的进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尤其是高档产品的竞争中,国内色纺企业还处于弱势。主要差距体现在:一是品种档次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目前,意大利以生产高档色纺纱著称,棉与毛、丝及特种化纤混纺彩色纱是作高档服装的面料用纱,品种档次均较高。我国目前生产色纺纱在产品档次上与意大利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小规模的色纺纱生产企业由于科研力量不足,在批与批之间质量稳定性及染色牢度、纱线光洁度上仍有差距,色牢度与色光欠佳,纱的表面毛羽较多,条干均匀率不够理想。二是开发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三是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最终产品。色纺纱主要用来生产各种档次的针织产品。目前,我国棉纺企业自营出口色纺纱的货值仅占总生产量的30%左右,另外的70%由贸易公司收购出口,针织企业用各档次色纺纱生产色纺针织产品出口所占比例还较低,影响了纺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