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2日,来自运城空港开发区的一则消息,引来无数人侧目。
华雄纺织投资3.2亿元的10万锭高支精梳纯棉纱生产线试投产。
这本是一则很正常的新闻,却因这家企业的老板身份是“煤老板”而备受关注。
纺织业,在这个山西人似乎并不擅长的行业,在这个长期被南方人“霸占”的行业,在这个竞争几乎残酷的“红海”,第一次有山西人亲身试水,目标直指纺织业的高端面料。
不平衡的格局
“从我省纺织工业中各行业的情况来看,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在我省,棉纺织是支柱行业,大麻等特色纺织极具潜力,但真正是大众消费的服装、家纺却难以有所突破,产业用纺织品非常薄弱。”省纺织行管办综合部的贾部长一语见地。
记者了解到,棉纺织在我省纺织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均占到50%以上。大麻和丝麻混纺产品是我省特色纺织产品,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山西绿洲纺织有限公司掌握着大麻脱胶、纺纱、织造的核心技术,获得六项科技成果,拥有四项国家专利,企业发展初具规模,装备水平跨入先进行列。在印染行业,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华晋、彩佳两户民营印染企业生产形势很好,并且有加速发展的势头。
而真正作为纺织工业发展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的产业用纺织品,在我省的生产却逐步萎缩,目前几乎是空白。我省的服装、家纺企业主要靠承揽加工、贴牌等方式生产,没有品牌知名度。虽然近年来这一现象有所改观,涌现了“森鹅”、“吉利尔”、“红萍”等服装、家纺品牌,但依然没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