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何实现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西安市纺织城综合发展区依靠创新驱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业态,在转变方式中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经验。前不久,省委书记赵乐际在出席西安纺织集团新厂区奠基暨项目开工仪式时,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本报今日特刊发介绍这个老工业区转型的报道,以飨读者。
曾经,位于古城东郊灞桥区的西安纺织城,因其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而闻名全国,被誉为西安的“小香港”。
又曾经,因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和生产工艺的落后,纺织城地区企业纷纷倒闭,大量工人下岗,引起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
如今,纺织城地区正在展现新颜:西洽会上一举揽金165亿元;百余家国际投资机构前来参观考察;总投资达138亿元的39个项目集中开工;一座宜居宜业宜商东部新城冉冉升起,再一次受到世人的瞩目。
纺织城地区的再一次强劲崛起,在于他们抢抓机遇,克难攻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业态,勇做转变发展方式的先行者。
从工业老区到成功转型的开拓者
纺织城是“一五”期间国家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余人,其中企业职工5万人。
在纺织城生活了一辈子的贺师傅见证了纺织城地区的发展变迁,“前些年企业纷纷破产,职工下岗,我们百姓都失去了生活信心,如今,高楼拔地而起,企业纷纷入驻,大家实现了再就业,真是不敢想呀。”
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探索老工业区改造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拉大西安城市骨架,全力打造东部新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走进纺织城旧城改造核心区,一座宜居宜商宜业的新城区正在崛起;来到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厂房林立,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正在建设;再到浐灞河滨水生态居住带,一个个现代住宅小区正在形成。
参观完如今的纺织城地区,全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感叹地说道,发展真是快呀,咱灞桥人终于迎来了好日子了!
按照规划,近期5年内(2008年—2012年),纺织城地区将完成旧城改造、企业破产改制、纺织城地区重要节点改造和道路建设、外迁承接工业园建设、城中村改造和灞河综合治理等工作。远期8年(2013年—2020年),将全面落实产业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建成产业聚集、
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生态优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的西安东部新城。
破产不破生产力,促进产业重生
在2009年举办的纺织城艺术节上,人们感受现代艺术魅力的同时,更惊叹于纺织城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神奇转身。灞桥区不断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延伸纺织产业链,兴建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区,打造纺织产业项目新的承接地。
针对纺织企业“破产、改制、转型、改造、升级”工作,西安市规划纺织城综合发展区面积为37平方公里,成立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向综合发展办下放土地、建设、规划等15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大胆探索区办融合的开发区建设发展模式,拉开了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