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司组织,中国工程院梅自强院士、姚穆院士担当主任、副主任的11人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经过近5个小时的严格审查和询问,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仪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助推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我国棉检还处于抽样后手感、目测为主的阶段,棉花检验主要靠感官目测,检验速度慢、抽样率小、检验结果一致性差、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随着我国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全面仪器化检验正在逐步推行。而现阶段,诸多棉检部门所采用的检测仪器大都依赖进口。
据中国纤维检验局总工程师徐水波介绍,目前,在全国89个实验室,配备有410套进口检测仪器,总价值5亿多元。而这些检测仪器的使用寿命大都在7~8年的时间,随着仪器使用周期的更替,国家都将定期投入大量资金。因此,随着我国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推进,需要国产棉花质检设备技术的创新。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出席了此次鉴定会,并对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的研制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该仪器的成功研发,不仅打破了国外相关产品的垄断,对我国棉检体制改革意义重大,同时也对指导棉纺企业进行合理配棉,优化原料使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潜心技术研究终得硕果
梅自强院士、姚穆院士等专家均对该仪器的技术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认为: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作为集光、机、电、气、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于一体的高技术、多功能产品,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以等同使用,替代进口。成果的取得,是长岭纺电在国产HVI(大容量棉花纤维测试仪)的技术研究方面投入大量心血的结果,更是产、学、研的高度融合的结果。
据悉,长岭纺电从设备研发起步阶段到XJ120手动取样产品再到XJ128自动取样产品的研发成功,前后经历了大约9年的时间。这9年里,负责该仪器研发的技术团队20余人,一直都潜心于设备技术的不断提高,再加上跨学科研究的难度较大,研究任务可谓十分艰巨。
经风雨,方能见彩虹。XJ128能够通过此次严格的鉴定,并获得专家们的一致认可,是对该设备技术研发团队的最好回馈。与此同时,也让更多的国产装备制造企业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和实力。
关注持续创新成就梦想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表示: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的研发成功意义重大,成果和效果较好。但是,鉴定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企业能够持续进行设备的技术提升,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按照长岭条干仪的发展路子,做大作强,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导产品,要像中国的高铁一样,做出中国自己的特色。
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全表示,长岭作为全国最大的纺织电子仪器和设备生产企业,已经形成了数字电子清纱器等30多个品种的产品格局,多项产品填补国家空白,获国家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也将持续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特色,始终狠把质量关,持续关注产品性能提高,开发出自动化程度更高、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好的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据悉,长岭纺电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经过此次科技成果鉴定,将步入产品产业化进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让国产HVI逐步替代进口,成功推向市场。我们期待这一产品的市场推广能够惠及更多行业企业,也期待能有越来越多的国产设备撑起属于民族产业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