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中经纺织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0年二季度,纺织产业①总体呈现出稳定向好的态势,纺织行业、服装制造业、化纤行业的多项关键性指标保持上升势头。其中,纺织行业、服装制造业继续维持在表示行业运行正常的“绿灯区”;化纤行业则从过热的“黄灯区”步入正常的“绿灯区”。
一、总体景气状况
景气:2010年二季度,中经纺织行业景气指数为99.4点(2003年增长水平=100②),比上季度上升0.9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③后,中经纺织行业景气指数略低(见中经纺织行业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为99.3,比上季度上升0.4点。这说明二季度随机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政策因素对纺织行业的运行继续产生积极影响,且剔除随机因素后的中经纺织行业景气指数比一季度有所上升,表明纺织行业市场同步继续向好。
2010年二季度,中经服装制造业景气指数为99.2点(2005年增长水平=100④),比上季度上升0.3点。仅剔除季节因素⑤,保留随机因素,与上季度相比,服装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从业人员数这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在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2010年二季度,中经服装制造业景气指数(见中经服装制造业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为98.2点,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2010年二季度,中经化纤行业景气指数为100.3点(2005年增长水平=100⑥),比上季度上升0.7点,已连续4个季度稳定回升。与上季度相比,化纤行业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税收总额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中经化纤行业景气指数略高(见中经服装制造业景气指数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为100.4点。
预警:纺织行业预警指数维持在“绿灯区”。二季度中经纺织行业预警指数为110.0点,比上季度下降3.3点。走势图显示,纺织行业预警指数在经历了连续数季的快速反弹后在绿灯区高位小幅波动。
服装制造业预警指数反弹力度较大。二季度中经服装制造业预警指数为110.0点,比上季度大幅上扬16.7点,延续了一季度大幅反弹的趋势,已处于“绿灯区”高位。可见,服装制造业基本面积极向好,但仍要注意防止“偏热”趋向。
化纤行业预警指数明显下降。二季度中经化纤行业预警指数为116.7点,比上季度下降10点。化纤行业自去年二季度探底反弹后不断上升,但反弹走势在今年二季度转为明显下降,行业景气由“黄灯区”走向黄、绿灯区交界处,势头良好。
企业景气指数:2010年二季度,中经纺织行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26.1点,比上季度上升9.0点。
2010年二季度,中经服装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40.5点,比上季度上升12.1点。
2010年二季度,中经化纤行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33.9点,比上季度下降5.2点。
灯号:2010年二季度,中经纺织行业预警灯号继续保持绿灯,行业发展保持稳定。在构成中经纺织行业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位于“红灯区”的有3个指标,即纺织行业利润合成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⑦);位于“绿灯区”的有5个指标,即纺织行业出口总额、从业人员数、税收合计、产品销售收入、应收账款(逆转);位于“浅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即纺织行业产量合成指数;位于“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即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2010年三季度,纺织行业利润合成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将继续保持在“红灯区”;纺织行业税收合计、产品销售收入、应收账款(逆转)将转入“黄灯区”; 纺织行业出口总额、从业人员数将继续保持在“绿灯区”;纺织行业产量合成指数将继续保持在“浅蓝灯区”;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停留在“蓝灯区”。
2010年二季度,中经服装制造业的预警灯号为绿灯,表明二季度服装制造业继续回暖,行业运行良好。在构成中经服装制造业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位于“红灯区”的有1个指标,即服装制造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位于“黄灯区”的有4个指标,即服装制造业产品产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位于“绿灯区”的有3个指标,即服装制造业出口总额、税收合计、应收账款净额(逆转);位于“浅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即服装制造业固定资产总额;位于“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即服装制造业从业人员数。预计2010年三季度,服装制造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将维持在“红灯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转入“红灯区”,产品产量、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将继续停留在偏热的“黄灯区”,税收合计、出口总额将转入偏热的“黄灯区”,应收账款净额(逆转)将继续在“绿灯区”,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维持在偏冷的“浅蓝灯区”,服装制造业从业人员数将转入“浅蓝灯区”。
2010年二季度,中经化纤行业预警灯号由上季的黄灯转为绿灯,行业在回暖的过程中出现了阶段性的回调,步入正常运行区间,但行业预警指数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构成中经化纤行业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位于“红灯区”的有2个指标,即化纤行业产品出口总额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位于“黄灯区”的有1个指标,即化纤行业利润总额;位于“绿灯区”的有7个指标,即化纤行业产品产量、从业人员、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税收合计、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应收账款(逆转)。预计2010年三季度,化纤行业产品出口总额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将继续停留在“红灯区”,化纤行业产品产量、从业人员、税收合计和固定资产投资将转入偏热的“黄灯区”,化纤行业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产品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逆转)将继续保持在正常的“绿灯区”,化纤行业利润总额将继续维持在“黄灯区”。
产量:纺织行业产量合成指数略有下降。2010年二季度,纺织行业产量指数为100.0点(2003年增长水平=100),比上季度下降2.3点。其中,经初步季节调整⑧,布产量138.1亿米,环比下降21.8%;绒线(毛线)产量7.6万吨,同比下降15.3%,环比增长24.4%;呢绒产量13276.4万米,同比增长26.4%,环比增长23.8%;丝产量2.6万吨,同比下降43.7%,环比下降59.7%。
在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二季度纺织行业产量合成指数(见图中蓝色曲线)为102.0点,比一季度上升1.2点,也略高于未剔除随机因素的产量合成指数。
二、生产、经营与投资状况
服装制造业产品产量有所上升。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服装制造业产品产量为68.5亿件,同比增长80.6%,环比增长10.0%。
化纤行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化纤行业产品产量为774.2万吨,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季度回落7.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4.0%,增速有小幅加快。
从业人员:2010年二季度末,纺织行业从业人员为586.2万人,同比增长0.9%,增速比上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
2010年二季度末,服装制造业从业人员为402.4万人,同比增长1.5%,增速较上季度上升0.8个百分点。
2010年二季度末,化纤行业从业人员为42.0万人,同比增长4.0%,增速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出口: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纺织行业出口总额为408.0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上季度下降15.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7%,增速比上季度下降24.3个百分点。
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服装出口额为235.7亿美元,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季度下降17.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5.5%。
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化纤行业出口总额为4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7%,增速较上季度下降24.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4%。
销售: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纺织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6577.5亿元,同比增长25.2%,增速较上季度微降1.2%;环比增长16.1%,增速较上季度上升26%。
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服装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649.9亿元,同比增长26.1%,增速较上季度上升2.8%;环比增长9.0%,增速较上季度上升17.7%。
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化纤行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207.3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较上季度下降17.3%;环比增长11.7%,增速较上季度上升7.0%。
利润总额:纺织行业利润总额大幅增长。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纺织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92.4亿元,同比增长60.1%,增速较上季度下降28.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3.2%。
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服装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22.0亿元,同比增长38.9%,增速较上季度上升1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
化纤行业利润总额有所上升。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化纤行业实现利润总额57.2亿元,较上季度增加16.1亿元。
税金:纺织行业税收合计明显增长。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纺织行业上缴税收合计为173.8亿元,同比增长29.1%,增速较上季度上升15.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7.5%,增速较上季度上升41.4%。
服装制造业税收合计环比有所下降。经初步季节调整,2010年二季度,服装制造业上缴税收合计为72.6亿元,同比增长27.4%,增速较上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