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产纺织器材产品在品种和性能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笔者在纺织厂工作多年,对国产和进口纺织器材的使用有切身体会。
针布应突破一致性和耐磨性。国内针布制造企业,近20年来在产品系列方面、管理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档次产品重复较多,高档次产品和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清梳联高产针布还应从材料和表面处理方面下功夫,在保证高精度工艺装备和原材料的基础上重点突破一致性和耐磨性。
从国内外针布的产品技术分析来看,国外针布制造商不仅在同类产品的系列中推陈出新,而且在齿形设计和热处理上研究颇深,在配套上可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详尽的参数,尤其是清梳联高产针布的相关技术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纱管的材料和精度有待提高。国外纱管在材料和制造精度上有很大优势,尤其在适用主机高速化发展上表现突出。国产纱管随着主机的发展也有所变化,但随着主机速度的提高,纱管跳管及强度等整体性能欠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内厂商应在产品的一致性、材料和制造精度上加以提高。
新型胶辊胶圈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国产胶辊胶圈产品完全能满足高、中、低档产品的生产,但使用寿命比进口产品短。此外,国产胶辊胶圈普遍存在适纺性差、稳定性差、环保性差、制作工序复杂的缺陷。纺织企业最大的需求是能够与新型纺纱机械配套的胶辊胶圈产品,如并条输出速度超过600米/分钟的并条胶辊,精梳速度超过300 钳次/分钟的精梳胶辊,粗纱锭速超过2000转/分钟的胶辊、胶圈以及应用于其他新型纺纱机械的特殊品种胶辊胶圈。
新工艺对橡胶器材提出高要求。新型纺纱如紧密纺的出现对橡胶器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企业需要高弹、低硬度的胶辊,才能适应主机高速度、高质量的要求。目前紧密纺用胶辊因为导纱动程的缩小导致寿命大大缩短,且硬度在使用过程中变化相对较大。国内产品刚开车没问题,通过与国外产品较长时间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测试可以发现,国内产品使用6个月以后硬度有差异,8个月以后差异明显,以后的差异基本保持稳定;而国外胶辊使用2个月有微小的差异,以后则稳定了。国外胶辊硬度变化范围为邵尔A65度~ 邵尔A 66.5度,而国内产品则为邵尔A65度~邵尔68度。因此,国产胶辊、胶圈应从原材料和制造工艺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