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疆的棉花价格已经炒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农业发展银行一位长期从事棉花收购信贷工作的人士上月末这样告诉记者。 尽管此时已经到了棉花收购的收尾阶段,但棉花市场的这种风云突变还是驱使着记者想去看个究竟。11月4日,记者飞赴新疆,在几天的时间里,走南疆访北疆,问棉农探棉商,的确看到了一场令人震惊的棉花价格炒作大战。 面对这场价格大战,记者接触的棉花市场专家担心的是,今年的棉花价格孕育了极大的风险,许多纺织企业已经难以承受,有可能会影响明年的出口形势,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如果明年棉农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最终会成为今年棉花大战的受害者。 像炒股票那样炒棉花 11月5日,当记者走进位于南疆喀什地区的岳普湖县铁力木轧花厂时,维吾尔族的努尔厂长似乎还在回味着在过去两个月里发生的棉花收购大战。 9月初,这家国营棉麻公司所属的棉花厂开秤收棉,报出的价格是每公斤4.08元,不料当天其他棉商就喊出了4.2元的收购价,第二天努尔也跟着将价格升到了4.3元,此后,双方的收购价格不断攀升,直至到了每公斤6.8元,这个价格比去年高了一倍多。 不过,令努尔厂长不理解的是,这些棉商喊出比他们高的价格后,并不急于收购棉花,而是等待努尔他们提高价格。看来这些棉商是有备而来,目的是要控制棉花价格,从而更多地争抢棉花资源。 其实,努尔厂长对今年棉花价格上涨是有预料的。常年从事棉花收购的人,对各地的气候变化格外关心。当看到一些产棉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后,努尔他们就断定今年的棉花价格会有所提高,但事情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想象。 和努尔厂长一样,关心产棉地区气候变化的还有众多来自各个行业的人们。根据今年的天气变化,他们断定棉花肯定会供不应求,这就为从事棉花收购提供了可观的盈利空间。 “今年棉花收购市场出现了许多新面孔,许多从事房地产甚至核工业的都参与进来了。”新疆兵团棉麻公司总经理盛勇告诉记者,这些人可谓初生牛犊,带着大量资金闯入,据说在阿克苏地区就有3000浙江人在收购棉花,按一个人带来100万元计算,他们会带来30亿元的资金,这些钱足可以将当地的棉花全部收走。他们像炒股票那样下手凶狠,不惜一切要将棉花抢到手,挣一把就跑。 由于棉价不断攀升,棉农产生了强烈的惜售心理,期盼棉花卖出最好的价钱。受此影响,棉商不得不继续抬升收购价,导致价格的失控。 棉花价格大战让搞了几十年棉花收购工作的新疆棉麻公司副总经理史宏模大开眼界,“这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尽管他承认棉花价格上涨有供求因素影响,但认为像现在这样的价格还是不正常的。 棉花市场秩序的混乱引起了新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9月10日、9月18日连续召开两次紧急会议,并派出督察组到各地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哄抢资源、哄抬价格等行为,但是这些举措已经很难遏制价格的恶性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