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雨棉农就开始摘棉花 当我们离开岳普湖县途经疏勒县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在狂风骤起的夜幕中,一队装满棉花的车队等候在一家轧花厂的门外。下车一打听,原来是等候卖棉花的棉农。这里的收购价比别的厂家高出2角钱,因此棉农宁可在寒夜里等待卖棉。走进这家轧花厂,只见高高的棉垛上,工人们正在将棉包中的棉花倒出,在夜色中棉花的质量已经无人过问。 新疆棉花质量好一直有口皆碑,“但今年新疆棉花的质量肯定会下降。”盛勇这样判断。 在棉商不断抬升价格的情况下,棉花的质量问题显然被忽略了。努尔厂长承认,如果他们还像以往那样严格进行棉花等级检查分类,棉农就会马上掉头将棉花卖给其他棉商。为了能收到棉花,轧花厂不得不降低棉花标准。就是在岳普湖县铁力木轧花厂,一位棉麻公司的职工抓起一把棉花告诉记者,这样的棉花去年只能按三四级收购,而今年都是按一级棉花收购的。而在疏勒那家夜里收购棉花的轧花厂,各种棉花都堆放在一起,用手摸一下感觉很潮湿。 看到棉花如此高的价格,棉农也想尽各种办法加重棉花重量。根据采摘棉花的规律,应该是在天气曝晒几天之后再摘,这样可以获得质量好的棉花。而今年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到下雨天许多棉农就开始摘棉花,这样做无非是要让棉花重一些,但却极大地降低了棉花的质量。 更有甚者,一些棉农竟然用喷壶往棉花中喷水,将棉花增加重量。在北疆乌苏市的城镇轧花厂,副厂长钱宗金向记者披露,他们收购中发现了大量掺水棉花,含水量远远超出正常水平。按规定,棉花水分不能超过6%,而现在大多超过了10%。 不仅如此,棉花中还有各种杂质,这对纺织企业的生产是十分有害的。由于这家企业在质量把关上稍微严了一些,不少棉农都将棉花卖给别人了,他估计由于这种原因可能会少收一半棉花,他们后来也不得不降低了标准。 对于这种局面,有关部门忧心忡忡。新疆农业厅棉花办公室主任马玄向记者表示,尽管想了很多办法,但目前态势已经失控。 价格大战让新疆棉花质量好的名声大打折扣,收购企业的急功近利可能砸了新疆棉花的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