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来是国内棉花市场乃至国际棉花市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国内棉花供求缺口增大、棉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为了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今年新疆棉花的特点,日前,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牵头,召集业内人士会诊新疆棉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麻公司副总经理史宏模介绍说,原先预计今年全国棉花总产660万吨,目前推测仅为492万吨,实际缺口达200万吨。他认为,新疆棉花大部分为2级棉,1级棉很少,如果新棉价格稳定在18000元/吨,新疆棉销售应该没问题。“但从长远利益来看,我认为这个棉价高了,如果稳定在600元/担,对稳定棉花生产有利。今年农民植棉比较效益高,势必带动明年植棉面积的增加,从长远看来不利于棉花的发展。”
新疆兵团棉麻公司总经理盛勇认为,今年兵团产量有望达到80万吨,接近新疆棉花总产的一半。今年棉花收购中一个特点是:大多数是生面孔,搞房地产、搞核工业的今年都来搞棉花,大量资金涌入市场,使籽棉收购价格一路攀升。“据我掌握的情况,现在纺织企业只占新疆新棉销售量的30%,而70%左右的棉花资源掌握在流通企业手中。我们的做法是以卖得掉为准,如果有钱赚,马上就出手。”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疆分行副行长王世平介绍说,“今年棉花收购中没有出现‘打白条’、卖棉难等现象。”他认为国家应该把补贴直接给棉农,对棉花采取特殊政策。对于各地早已出现的”植棉热”,王世平表示,棉花生产有周期性,高峰过后必有低谷,如果明年产量大幅增加,价格势必下跌,受损害的还是棉农自己,也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不利影响。
新疆农业厅棉办主任马玄则认为,国际因素对我国棉花市场影响很大。今年棉价高的正面影响是有利于棉农增收,负面影响则是对出口外向型纺织企业冲击大,企业成本提高,目前很多纺织企业已经出现运营困难,从长期来看,肯定得不偿失。国家应建立农业保护体系,按WTO规则,加强棉农补贴政策,扶持新疆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对于各界普遍关心的新疆棉花质量问题,马玄表示,对棉花质量要有清醒的认识,不突出质量,就是砸新疆的品牌。史宏模则认为,棉麻公司将是在今年棉花市场中继纺织业之后受冲击比较大的行业,他呼吁加快棉花期货市场建设,把好棉花检验关,同时建立棉花风险基金,帮助企业及时规避市场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