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问题: 竞争的关键在于以质取胜
采访中青岛外经贸的相关人员认为,反倾销也好,保障措施也好,作为一个地方要提出一个应对措施很难,他要对付的是你一个国家而不是哪个地方,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想调整很难。青岛要做的就是配合国家或是商会的磋商、洽谈和正确引导企业。
在引导上,主要是引导企业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这个话题尽管说得太多,但也还是要说。长期以来我们的出口数量的增加要比出口金额增幅高了许多,而美国提起产品设限的时候,往往不是以金额多少为准,考虑更多的是出口的数量,包括配额的限制也是如此,设限是年出口的数量限制,如针织布年出口多少米,胸罩多少件,而不是出口的金额。所以,作为我们企业出口,考虑的还是金额,如果在数量适当控制并把附加值提高的话,出口额照样能够上去。这是引导企业的关键。
青岛目前有纺织企业几千家,且大都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加上青岛企业出口多是日本等国,对美国的出口相对较少。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此次对中国产品的设限,很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像日本在几年前就已经对我们提出了对毛巾产品的进口紧急设限措施的磋商。我们最担心的是欧盟,他们和美国的情况非常相同,对中国实行配额限制的只有美国、欧盟、加拿大和土耳其,土耳其市场很小,加拿大设限的品种很少,对我们影响较大的就是欧盟和美国。
今后不论是中国任何地区的企业,再靠以量取胜是不行的,竞争的关键是要以质取胜。
作为青岛市外经贸局,对此事件一直是持关注的态度,包括对企业的影响特别是这样实行后对青岛企业怎么办的问题,特别是设计到配额的问题,目前已有不少企业主动在与我们联系,及时沟通。
通过此事件,再次提出了预警和防范风险的问题。作为预警防范来讲也不是哪个地区来做的事,也得全国统一来做,除非一个产品在全国所占得份额非常大,能够主导了出口,因你的及时反映而扭转乾坤的话是可以的。但一个产品所占的比重非常小,你再注意、再提醒自己,做的再完备,但与其他地方不同步的话也是白搭。
去年青岛对欧盟对动物食品封关中的鱼片反映就非常及时,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青岛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只要我们反映了,形势就转变过来了。而今天的这些产品,青岛所占的比重非常小,我们也只能给国家提建议,等待统一行动。像温州打火机,只要他一家行动就行了,因为他主导这个市场。
因此青岛现在提预警主要是针对农产品,一方面农产品遭遇的技术壁垒较多,另一方面因为青岛是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
就彩电和纺织品而言,我们的企业在出口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实质性问题,正如专家们指出的,往往我们的产品不分高中低档一股脑儿地出口,很容易给人造成冲击市场的印象,其实不然,我们的技术、管理等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只是我们不善于分类和创建良好品牌,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服装和家电产品只要贴上人家的牌子,其价格就会上涨好几倍的原因。
由此提醒我们企业的是,今后在出口和发展上,一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单靠自己创品牌毕竟要有一个过程,在自己品牌还未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也得靠贴牌壮大自己的力量,因为企业总得生存。有的企业对此认为不无道理,如果能为所有世界知名品牌贴牌,说明我的产品过硬,在这样的过程中再去壮大自己的力量,形成自己的品牌就容易的多。
大凡考察过世界发达国家市场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包括家电产品和服装产品在内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就连他们的专家看过中国的企业后也有同感。像青岛的即发,他们从纺纱、织布等工序开始到制成成衣,所有的技术、厂房、设备等,国外客户看后都非常惊讶,但他们在出口产品上多用的是人家的牌子。像青岛水产品这块,经管欧盟常常指责有卫生质量问题,但到工厂看看就会知道,无论厂房、设备条件等都非常好。说到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政治和经济密不可分,许多经济上的事情往往会被他们利用成为政治的筹码。
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角度出发,今后政府所有扮演的角色就是服务和引导,把信息及时告诉企业,国外市场的动态和趋势,利与弊的分析等等,至于企业该怎么做,还得靠市场行为,即使经过一个非常痛苦的阶段,市场行为的调解会逐步规范起来。就像国内的家电竞争一样,当初也是经过了几起痛苦的拼杀过程,经过几轮淘汰后,现在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国际市场也是如此。
政府一味地去管去限制价格都是不合适的,国际上的合同都是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政府怎么能够去代替呢?中国即将在2004年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政策,就是更多地鼓励企业转变观念和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鼓励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