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尔在此前刚刚结束的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期间,曾以书面形式向中国代表团递交了一封信件,认为中国方面 “持续深入地干涉货币市场”导致人民币价值的低估,以此作为津贴来支持出口。他还对外界表示,其所在的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将尽快草拟一份新的制裁中国议案,以高关税施压人民币升值。
据了解,在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期间,部分美国议员对中美经贸问题提出了数份议案,此次瑞格尔提出的“33 2调查”申请就是其中之一。这也表明,中美贸易摩擦正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32调查”可能成为反倾销先兆
相对于国人已经熟悉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332调查”对公众来说还比较陌生。
所谓“332调查”,又称“常规性事实调查”条款,是指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2条。该条规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应美国总统、众议院、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或美国贸易代表等的要求,或自行对包括美国与他国产业竞争态势在内的任何涉及关税和贸易的事件,进行“常规性事实调查”并出具报告。该条还规定,除非经特别要求,“332调查 ”的最终报告并不包含任何政策性建议,亦不得为任何由总统实施的贸易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但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公平贸易部有关人士介绍,尽管“332调查”的最终报告并不包含任何政策性建议,也不得为任何由总统实施的贸易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但“332调查”经常成为美国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先兆。
“332调查”正呈增加趋势
历史上,美国对我国企业提起“332调查”的案例并不多见,但一旦提起调查,就极具杀伤力。
2000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受众议院委托出具了美中两国焦炭产业情况调查报告。2001年9月,美国商务部即据此调查报告裁定我国焦炭构成倾销,最终导致该产品几乎完全退出美国市场。
而近一两年,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呈多样化趋势,美方对我企业的“332调查”也呈增加趋势。
2006年6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就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婴儿袜展开“332调查”,要求“在现有海关税率表下,为婴儿袜设立更为适当的条目”。根据2005年签署的中美纺织品协议,包括袜子在内的纺织品在2008年前受配额的限制,但围绕2岁以下婴儿袜的定义和配额数量,两国一直有分歧。在两国尚未就分歧达成协议前,美方就先期采取了行动。
2006年12月12日,美国众议院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希腊、西班牙和泰国的桃罐头、梨罐头和罐装水果混合物产业进行“332调查”。
2007年3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针对硬木和胶合板产业“332调查”的申请,要求对2002年至2006年美国硬木地板和胶合板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常规性事实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
非设限纺织企业须防患于未然
近一两年来,由于中美在贸易顺差、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有着较大分歧,因此,美方对我国企业进行“332调查”的增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美方频频提出“332调查”,意欲何为?中国纺织流通网长期关注美国纺织品统计数据的分析师戴伶认为,在纺织品领域,美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很低,但是在高端市场还有优势。中国纺织品以中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对美国纺织服装产业没有形成直接的竞争。而且,即使对中国纺织品实施限制,也无助于解决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巨大的问题。
另外,美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资源保护等政策也是加剧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戴伶表示,对于中国纺织业而言,美方之举将对中国本已日趋艰难的纺织品外贸形势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尽管美方已与中国签定了纺织品协议,但对于美方向中国非设限纺织品实施“332调查”的做法,业界还是应该给予高度警惕与严重关注。如何看待“332调查”,有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加强与美国进口商的沟通,随时掌握事态发展的信息;另一方面,要注意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并对相关出口单据进行整理,以便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