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加前不久结束的德国国际服装机械及面料加工技术展览会的有关专家谈,这届展览会展示了世界缝制机械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通过对比找出了我国服装机械与世界的差距,并看到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有关专家说,我国服装机械与世界的差距主要有二: 一、品种少、技术低 目前世界缝制机械发展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是:省力、高效、自动化和集成化,支撑这一技术方向的关键在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各种功能性附件的不断开发。 我国的缝制设备产品大都是单一的裸机,自动化水平不高,更谈不上集成化,功能性附件的开发方面基本是空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拉大了。 国际上有实力的大公司依据其雄厚的技术基础和强大的开发能力,牢牢掌握着各种核心技术和开发的主动权。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缝制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国内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基础和对缝纫机及服装发展趋势的研究,再加上价格战使企业的赢利水平不高,无力投入,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和竞争的主动权,因此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没有质的突破。 二、专业化、精细化程度不够 我国产品缺少创新,没有在品种、档次及质量水平上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我国的缝制企业如何把握住服装、纺织生产的发展趋势,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得服装机械的生产呈现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已成为当务之急。 专家说,全球异地化生产显示出新的商机。 全球的异地化生产,使制造业发生转移。欧洲制造业正在向东欧、地中海、我国及亚洲诸国异地生产。美国制造业的大部分也转移到加勒比、墨西哥和亚洲。日本制造商将他们的设备主要转移到我国及东南亚。制造基地发生的转移要求制衣企业及纺织品加工厂努力协调好他们在世界各地的生产,迎接这种挑战的关键是建立IT网络。这个网络包含纺织链上、下游所有的相关企业。 从这一趋势来看,缝制业的物流与服务体系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区域。在2000年,机电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国内有的服装企业希望缝机生产商实现电脑与特约维修站联网,一旦机器出了故障,通过电脑显示能让维修工在最短时间内排除障碍。 目前全球的经济危机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各个行业,服装制造商及纺织品加工厂都把他们的投资水平控制在很低的程度。但惟一例外的就是中国,投资水平逐年增加,以制衣业和运动用品工业尤为瞩目。我国的缝制企业应把握住机遇,找出差距,跳出价格竞争的怪圈,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开发之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