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03/5/15
文章出处:无 |
|
|
2002年我国纺机产品进口大幅增长,国内纺织机械行业纺机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280亿元,说明投资纺织行业势头迅猛。一方面预示着纺织工业将有更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纺织工业的生产能力迅速增 长,短期内产能的迅速增长,必将导致过度竞争,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对全国534家规模以上的纺织机械器材生产企业的统计,2002年纺织机械行业在生产、销售、出口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各项经济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面刷新了历史纪录。在统计的各项经济指标中,工业总产值(90不变价)完成297亿元人民币,比2001年增长35.9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3%;实现利润15.38亿元,同比增长38.4%。 2002年纺织机械行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各大类产品都有所增长。许多企业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根据海关统计,2002年纺织机械产品出口同样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出口额3.57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8.45%。 从各项指标来看,纺织机械行业在2002年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业绩。行业情况是近些年来非常好的一年。也是中国加入W TO后受纺织行业高速增长带动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由于市场空间较为宽阔,纺织机械行业 一些矛盾由于市场容量的扩大而有所掩盖。因此,要冷静看待2002年纺 织机械行业所取得的成就。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纺织机械行业结构性变化明显,并向着更深层次发展纺织机械行业区域性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纺织机械产品的生产在计划经济时代一直以国家队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中纺机集团、太平洋机电集团、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为主要纺织机械产品的生产基地,称为五大板块。其中,中纺机集团、太平洋集团的产量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的70%以上。近几年,随着沿海地区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江苏、浙江以及广东和福建的纺织业发展很快,特别是这些地区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许多纺织机械厂和器材厂比较好的进行了改组改制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改造和调整。依靠当地强势行业的发展和带动,使这些地区的纺织机械和纺织器材生产企业得到了很快发展。 从2002年纺织机械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的情况看,江苏、浙江两个省的纺织机械产品的销售额名列前两位,两省合计占全部销售收入的 51%。而福建省的纺织机械产品销售增长幅度最快,同比增长71%。内地纺织机械生产企业增长较慢,有的地区为负增长。 纺织机械生产地域化集中明显,江苏、浙江已成为纺织机械主要生产地区,特别是由于生产地域化集中更容易发挥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协作和配套条件更为便利,综合优势就更容易得到发挥,发展速度就会更快。正因为如此近几年国外投资者也大多选择了这些地区。因此,今后几年这种地区集中化将更为明显。纺织机械行业生产地域集中化有利于提高生产集中度。对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发展快。近几年纺织工业发展较快,客观上对纺织机械产品的需求就更多。由于强势行业的带动,纺织机械行业也得到发展。特别是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发展很快。 在纺织机械行业的生产企业中,其50%的资产集中在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只占21%。外商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各占10%,而且发展速度很快。2002年发展最快的为三资企业,其中中外合作企业资产增长31.88%,外商独资企业增长10.38%,中外合资企业增长9.03%。私营企业资产增长31.79%。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结构调整不断深化。2002年纺织机械行业的骨干重点企业,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重组工作广泛开展。从纺织机械行业看,众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分布在不同的管理权限范围,行业趋同化问题严重,“大而全、小而全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在一些大集团内部进行零部件配套,零件自制率过高,致使成本居高不下,效益甚微。据资料表明,我国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人均产值分别是日本、德国和英国的1/56、1/37和1/17。纺织机械行业同样问题严重。应尽快通过资产、技术、管理的全面整合,形成全行业的竞争合力。2002年,中纺机集团、太平洋机电集团和其它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都在进行结构调整。通过以资本为纽带,进行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使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与调整。 国外纺织机械产品长驱直入,国产纺织机械产品技术创新面临考验 2002年我国进口纺织机械产品35.19亿美元,同比上升39.99%,与国内纺织机械产品销售额相比基本上各占50%。虽然国内纺织机械产品销售很好,但进口数量如此之大,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纺织机械产品大规模进口,确实反映了国产纺织机械产品的问题。例如,织造设备进口9.22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82.18%。其中剑杆织机进口5873台、2. 0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65.68%,喷水织机进口9589台、1.4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81.06%,喷气织机进口14963台、4.9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04.87%。 就纺织机械产品生产而言,我国是世界上纺织机械产品的生产大国。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纺织机械、纺织器材、纺织仪器、电器、附属装置和专配件生产企业,每年生产的品种之多、数量之大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技术水平低,与国际上纺织机械的新品种发展快,特别是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在新材料、新工艺、新的制造技术方面落后很多。2002年纺织机械产品的大量进口,其原因是我们纺织机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产品技术依赖国外,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产品更新周期长,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不小差距。 从2002年纺织机械产品进口情况来看,纺织工业的发展对技术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工业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客观要求用高新技术武装,对技术装备会提出更高的要求。2002年纺织机械产品进口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德国进口纺机产品7.01亿美元,增长近50%,其中纺纱类设备增长34.5%。说明过去我国纺纱类设备的优势面临高新技术的冲击情况已经十分严重。产品创新已经不再是口号,是摆在纺机行业面前首要问题。 企业之间无序竞争时有发生,行业呼吁加强竞争与合作 2002年,虽然纺织机械行业整体效益比较好,但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却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为严峻。一方面面对巨大的进口额的冲击和国外投资者的直接进入,另一方面是国内许多小企业利用市场好的机会组装纺织机械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冲击和扰乱市场。在这种双重挤压的情形下,纺织机械生产企业之间缺乏协商、协作和共同作战,而更多的是采取相互挤压、竞相压价。因此,大部分企业认为,2002年市场虽好,产品也买了很多,但几乎没钱可赚。无序竞争和低价竞销被经济界专家称为“中国企业的顽疾。其危害十分严重,纺机行业的企业都知道利害关系,也都知道很难禁止。因此,企业面对严峻的局面,呼吁要行业加强自律,崇尚合作,以使纺织机械行业得到健康发展。 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 由于纺织机械产品连续几年市场不错,新一轮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已经形成。多年来,纺织机械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业内的严重重复生产。前些年的重复生产在纺织机械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得到了部分整合。但随着近几年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新一轮的重复生产已经形成。当然,这种严重的重复生产最终也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得到整合。但我们期待纺织机械企业能充分利用市场规则和资本运作主动整合好纺织机械市场。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