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身的计算
1、后身胸围针数
后身胸围针数=【(胸围尺寸-两边摆缝折向身后的宽度)*大身横密(针)/10】+摆缝缝耗针数
2、前身胸围针数
(1) 套衫
前身胸围针数=【(胸围尺寸+两边摆缝折向身后的宽度)*大身横密(针)/10】+摆缝缝耗针数
(2) 装门襟开衫
前身胸围针数=【(胸围尺寸+两边摆缝折向身后的宽度-门襟阔)*大身横密(针)/10】 +摆缝和装门襟的缝耗针数
(3) 连门襟开衫
前身胸围针数=【(胸围尺寸+两边摆缝折向身后的宽度+门襟阔)*大身横密(针)/10】 +摆缝和装丝带的缝耗针数
羊毛衫的摆缝总是前身折向后身,宽度为1~1.5cm,缝耗根据摆缝所使用的缝迹而定,例如采用24KS缝纫,缝耗每边2-8针,开衫装门襟缝耗每边为0.7-1,连门襟开衫缝耗每边为1cm。
3、后身的其他计算
(1)后身肩阔针数
肩阔针数=(肩阔尺寸*大身横密(针)*肩斜修正值/10)+缝耗针数
肩斜修正值主要因衣片成形后,大身阔肩部分受到袖子牵拉而容易变阔,故设计时对肩阔尺寸要进行休整,平针产品肩斜修正值为0.95;四平空转等横向延伸性较小的织物,肩斜修正值为0.97。
(2)挂肩收针
挂肩收针次数=(后身胸围针数-后身肩阔针数)/每次两边收去的针数
挂肩收针转数=挂肩收针长度*大身直密(化转数)/10
挂肩收针长度按照款式而定,一般为8cm左右,每次每边收去针数; 细针品种一般2~3针,粗针品种2针。
计算时,,收针次数不一定是整数,必须采用分段收针的方法,每次收针的针数或转数可采用两种以上的数值,是收针次数凑成整数。
(3)后领口针数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尺寸+两领边阔-两领边缝耗) *大身横密(针)/10
上式为后领口里档量,若是后领口外档量,则不必加两领边阔尺寸。
(4) 后肩收针
后肩收针次数=(后身肩阔针数-后领口针数)/每次两边收去针数
后肩收针转数=后肩收针长度*大身直密(化转数)/10
每次每边收去针数;粗厚织物2针,细薄织物2~3针,后肩收针长度;男衫8~10cm;童衫5~7cm。
4、前身的其它计算
(1)挂肩收针次数: 前身一般比后身多收1~2次,因此前身挂肩收针针数相应比后身多一些,前身挂肩收针转数基本接近或略多于后者挂肩收针转数。
(2)前身肩阔针数
前身肩阔针数=前身胸围针数-前身挂肩收去针数
5、身长的转数计算
身长转数=【(身长尺寸*-下摆罗纹长度+测量差异)*大身直密(化转数)/10】+缝耗(转数)
前后身转数分配:
(1) 斜肩平袖收针品种,前后身转数相等,或者前身略多余后身1~2转
(2) 平肩平袖和拷针剪裁品种,前身比后身长1~1.5cm
(3) 斜袖品种后身比前身长1.5~2cm
(4) 测量差异一般为0.5~1cm
6、前后身挂肩总转数计算
前后身挂肩总转数=挂肩尺寸*2*大身直密(化转数)/10
斜袖产品不计算挂肩总转数,直接求后身挂肩转数;
后身挂肩转数=(袖阔尺寸+测量因素)* 大身直密(化转数)/10
所谓测量因素指袖阔与挂肩(即直角边与斜边)间的测量差异,一般为6~7cm。
7、后身挂肩平摇转数的计算
后身挂肩平摇转数=0.5挂肩总转数-后身挂肩收针转数-摆缝转数
8、前身挂肩平摇转数的计算
前身挂肩平摇转数=前身长转数-前身挂肩收针转数-摆缝转数
9、领深转数
领深转数=(领深尺寸+-测量因素)* 大身直密(化转数)/10
增减测量因素要根据领型和测量领深的方法来考虑。
10、下摆罗纹转数计算
下摆罗纹转数=(下摆罗纹尺寸-起头空转长度)*下摆罗纹直密(化转数)/10
起头空转长度一般为0.2cm,起头空转正面总比反面多一列,以保持起头正面光洁。
(二) 袖子的计算
1、袖阔最大针数
袖阔最大针数=(2*袖阔尺寸*袖横密(针)/10)-缝耗针数
袖阔尺寸计算方法有两个:
(1) 已知挂件尺寸后,去袖山高(男衫袖山高9~11cm,女衫10~12cm,童衫7~8cm),然后可以计算袖阔尺寸:
(2) 工厂实践经验:
袖阔尺寸=挂肩尺寸-测量因素
测量因素:男女衫为2~3cm,童衫1~1.5cm。
2、袖山头针数
袖山头针数=【(前身挂肩平摇转数+后身挂肩平摇转数-缝耗转数)*袖横密/大身直密(化转数)】+缝耗针数
3、袖子收针次数
袖子收针次数=(袖阔量最大针数-袖山头针数)/每次两边收去针数
袖子收针转数与前、后身挂肩收针转数相同或接近。
4、袖口针数
袖口针数=【2*袖口尺寸*袖横密(针)/10】+缝耗针数
根据工厂经验,袖口尺寸男衫为11~12cm,女衫10~12cm,童衫8~9cm,具体按规格,罗纹弹性和坯布组织而定。
5、袖长转数
袖长转数=【(修长尺寸-袖口罗纹长度)*袖直密(化转数)/10】+缝耗转数
如果已经全袖长,则必须减去1/2肩阔尺寸才能计算。
6、袖口罗纹转数
袖口罗纹转数=(袖口罗纹长度-起头空转长度)*袖罗纹直密(化转数)/10
7、袖子放针
袖子放针次数=(袖阔量大针数-袖口针数)/袖每次两边放针针数
袖放针转数=袖长转数-袖子收针转数-袖阔处平摇转数
袖子放针每次每边放1针,袖阔处平要尺寸一般为3~5cm。如计算放针次数不为整数,则采用分段放针。
(三)下机衣片计算
下机衣片长度计算:
下机衣片长度=【10*衣片总转数/下机直密(化转数)】+罗纹下机长度
下机衣片宽度=10*衣片最大排针数/下机横密(针)
(四)补充说明
1. 由于抽条、扎花、绣花、挑花等因素而影响成品规格尺寸,应在计算时加以考虑;
2. 为了方便对称操作,一般针数取单数,特殊要求另订;
3. 对计算的针数和转数可适当加以修正,以获得所需整数;
4. 收针或放针边上留有针数的称暗收或暗放,边上无针数的称明收或名放;
5. 为便于成衣缝合正确,在袖山头、前身、领等适当部位设置记号眼;
6. 为便利计算和操作,表3-3-1列举几种织物的直密化为转数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