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1030万人,比上年增长了3.95%。固定资产净值6381亿元,比2005年增长12.53%,销售产值24498亿,比上年增长了21.8%。利润总额883亿,比上年增长27.96。这组数字说明了行业在“十一五”第一年应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局年。这反映了我们劳动生产力按照可比价格算我们增长了16%,这个速度也超过了“十五”期间的速度。
2006年纺织服装行业出口1470亿美元上一年增长了25%,虽然这个速度低于全国增长速度,但就我们行业来讲在2006年是我们面临经历贸易摩擦比较多的一年,经受欧美主要市场的特保限制,同时也经历了石油涨价、人民币升值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个速度比上一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06年我们取消配额我们说中国纺织工业比较优势得到应有的释放。2005年第四季度开始了特保限制,2005年的增幅是20%,2006年是取消配额的第二年,我们增长25%。我想在这个数字里要说的并不是一般的增长,我现在感觉到一方面要讲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所谓控制总量,而总量又往往从我们的附加值来论,谈到附加值又往往说我们没有附加值,这是不科学的对产业的评价。我们增长了25%,去年一年的年终价格指数综合了各个国家的指数总体来看,我们的价格指数比2005年升了10.14%,也就是说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的增幅是13.62%,在24%里面超过1/3是价格因素得来的。那么有人就会说人民币升值价格就要提高,不是这样的,人民币升值是有限的,按照我们的年度来计算也就是2、3个百分点。
纺织产业提升,出口产品的价值含量提高了,过去一年对美国的出口231亿美元,价格指数扣除以后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0.48%,按照价值量来比我们增长了18%。对欧盟的出口2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68%,扣除价格因素11%,那么我们对欧盟的出口单位量比较增长8.73%,对美欧之外的地区出口1011亿美元,增长了27.27%,出口市场多元化是我们应对新形势的一个重要基础,是过去这些年来开辟多元化市场的积极成果。扣除价格指数对其它地区出口的单位量增幅18%,欧盟市场出口占到全部出口的1%,其中社保产品出口占到了对欧盟市场全部出口的20.5%。也就是说中国纺织工业是世界公认的以比较有竞争里的价格提供任何质量、任何品种、任何地区的需求,因此我们也是在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一个产业。
下面我们要分析一下,纺织工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也得益于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争得的有利的外部环境,我想我们对宏观形势的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这是我们纺织工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我们主要内在国内的拉动力,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良好的开局之年,GDP增长了10.5%。纺织工业的发展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各地为了解决民生问题也为纺织行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几年前还把纺织工业放在衰退行业的地方,现在又把它列入了重要的行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现在纷纷列入了支柱产业。
第二,世界经济复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建设和平发展的总方针为纺织工业带来了良好的动力。良好的经济环境,亚洲强劲增长,温和的通胀率,稳定的利率都是世界经济平稳的因素。2001-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4%左右,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出口优势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纺织工业也是一样,从2001-2005我国纺织工业吸引外资533亿美元,年均增长35.4%。
纺织工业也在拉动纺织相关产业,也为其它行业扩大进口创造了贸易条件,纺织工业在国内国际两个有利的形势下,结构调整走上了新的台阶。
从国内来看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劳动生产力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在新的一年这个势头将更好的保持下去。2000年以来到现在我们进口先进设备200多亿美元,占到全行业设备投资的47%,也就是说53%的设备已经是国产供给的了。由于中国的优势地位,国外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他的产品再出口成本至少下降30%,或者说33%。这些产品对中国企业的改造业带来了很有利的条件。
2007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880家生产纺织机械、器材企业的综合统计显示,今年1~5月纺机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出口的增长分别高达31.62%、27.07%、57.97%、42.59%。从数据反映的情况看,无疑今年上半年纺机行业又继续维持了前几年的“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