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生活要求的增加,衣服的功能已由「御寒保暖」进步到「安全、舒适、美观、健康」等多功能用途,在工业快速发展下,纺织品不只应用在纺织产业上,并扩展到其它行业,成为其它领域的支持配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用纺织品需求量大增,预估2010年需求量将超过400万吨。由于中国经济建设的推动, 1988年产业用纺织品产量为 53万吨,1993年为 86万吨,1997年为132万吨,2003年达到261.79万吨。从数据显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在21世纪逐渐大幅增长,主要是中国的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要求提供更多的产业用纺织品。
其次,中国化纤工业的发展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003年中国的化纤产量达到1127万吨,占世界第一位,估计到2010年化纤产量超过1500万吨,为进一步开发产业用纺织品提供丰富的原料资源。第三,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样为产业用纺织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根据预测,2010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量将超过400万吨。
产业用纺织品大多数是针对某一特种用途而设计、制造,因此要求比传统纺织品要高。除诉求高强力及高性能的纤维及纺织加工外,也要求对外来各种环境的影响要有良好的抗拒力。产业用纺织品的多样化与专业化技术特色,使得更多的企业彼此有合作需要,尤其在高科学技术加工的要求条件下,不少传统纺织大厂积极寻求技术合作联盟,结合纺织生产经验,共同开发产业用纺织品新的应用。产业用纺织品的价格,要比传统纺织品较高,为求一定质量控制,替换周期比传统纺织品来得快。另外,从对各种产业的贡献与整体经济来考虑,产业用纺织品具有更深一层的价值,许多产业用纺织品代替更贵重的材料,反而使终端产品的造价更为便宜。欧美日等国发展多年,并在各国家纺织产业占有1/5以上的比例,日本甚至已高达50%,而中国的产业用纺织品比率,也已达到15%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时期,经济规模庞大,能源耗费大,污染严重,世界上10大空气污染城中国就占了 7个,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滤材料越来越得到重视(包括液体过滤和气体过滤),另外,香烟过滤嘴的普及耗用了大量聚丙烯或醋酸纤维丝束,过滤材料总的消耗量十分可观,中国产业纺织品协会统计,2003年消耗量为20万吨,因此环保用纺织品在中国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外,中国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增加房屋建设,特别是建筑防水材料、建筑结构物的增强塑料、应用短纤维作为水泥的增强材料及体育馆或户外临时性建筑物的布膜结构,在这方面将有巨大需求,尤其是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将有35个体育场馆及十几个临时性建筑物需要建筑。在医疗方面,2003年上半年中国流行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疫情,促进了隔离衣、防护衣及口罩的高度需求、另外生医纺织品如手术缝合线、人工肾、人工血管、人造皮肤等,每年均自德国、美国、日本及瑞典等国家进口,加上城市妇女及婴童使用的卫生用品,将使医疗用纺织品未来有长足的发展空间,2003年消耗量为28万吨。反观台湾的纺织产业主要是以一般衣着为主,产业用纺织品仅占10%,比起欧美的30%-50%,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为维持台湾纺织产业蓬勃发展,应尽快发展高单价及高附加价值的产业用纺织品,尤其是藉由纳米、生技等新兴技术,异业结合发展出来的高科技产业用纺织品,更是明日之星。目前台湾产业用纺纤品产值仅600亿元新台币,依据台湾经济部规划整体纺纤业升级转型计划,2008年相关产值将要倍增,上看1200亿元,这也是台湾厂商面对全球配额取消后的必行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