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无梭织机占有率不到20%,这为无梭织机的生产和纺织企业开发产品提供了空间,无梭织机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无梭织机采取了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合作生产并举的方针,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无梭织机的品种已比较齐全。剑杆、喷气、喷水和片梭织机的生产企业遍及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适用于棉、毛、麻、丝和化纤织物的织机品种比较齐全,技术水平也有高中低档之分,可以适应于市场不同的需求。
然而我国无梭织机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机电一体化的水平相差较大,可靠性水平不高。无论哪一种无梭织机,早期无故障时间和平均无故障时间指标都还比较低。我国每年还需进口各种无梭织机一万多台。此外,我国无梭织机生产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从产品档次结构分析,高档的比例很低,中档的比例适中,低档的比例偏高。从生产企业结构分析,大型企业少,中小企业多,没有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从生产组织结构分析,仍然处于“大而不全,小而不专”的局面。
近年的统计资料表明,无梭织机占有率在80%以上的有德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和瑞士,我国台湾省的无梭织机占有率也已达到80%以上。全世界的无梭织机占有率的平均数为30%多一点,而我国的无梭织机占有率还不到20%。专家指出,国内无梭织机总体水平尽快提升,就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适应WTO的规定。发展要看市场、要靠市场。在市场竞争和参加WTO的机遇和挑战中,要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的优势、市场的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外先进企业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把无梭织机的开发、生产从推动变成拉动,把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要实施名牌战略,把无梭织机的质量水平搞上去,从符合性标准达到适用性标准,与使用工艺相结合,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把无梭织机的可靠性工程搞上去,提高前期无故障系数,提高平均无故障系数。把无梭织机的产品开发水平提升一步,使无梭织机的机电一体化水平有显著的变化,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把无梭织机的制造技术提高一步,通过严格制造工艺,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市场,求得高效益。以此来调整无梭织机的生产结构,增加高档,减少中档,淘汰低档。这里说的虽然是主机,为主机服务的配套件和器材也一样。
第三,通过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结构的优化,特别是生产组织结构的优化。通过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选购,逐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实现无梭织机生产企业的组织结构向“橄榄型”转变。通过机械制造企业的机构调整,实现以产品开发为主,以掌握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为主,以产品的总装为主,以技术服务为主。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求得生产的稳定、技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