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色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主办,历时3天的“2002年全国无梭织机使用经验与品种开发研讨会”于7月28日在杭州结束。会议吸引了200多名来自全国棉纺织企业、部分棉纺织设备生产厂家的专家、总经理、技术主管在一起,探讨了棉纺织业使用无梭织机开发新产品的途径,交流了无梭织机的选型、设备管理、设备维修以及配件国产化等共同关心的话题。
和全国纺织行业今年上半年经济效益明显上升形成对比的是,今年1~5月,棉纺织行业虽然实现纱产量301万吨,布产量34.6亿米,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和8%,但利润微薄,到5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只有1亿元。造成高产低效的原因除了去年棉纺织行业纱、布价格下降幅度大对今年产生惯性影响外,棉纺织行业先进技术装备比例低,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不高依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中国色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徐文英在会上说,目前发达国家无梭织机占有率已达90%左右,我国不到10%。由于我国棉织机仍以有梭织机为主,导致布面横档、棉结、粗细节等织疵多,产品质量不高,削弱了行业竞争力。因此,棉纺织行业的发展目标是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加速实施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继续发展无梭织机和配套装备,加速高新技术改造棉纺织行业的步伐,以每年不低于200万锭的速度实施以提高无接头纱、精梳纱、无梭布比重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到2005年,要增加无梭织机10万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就棉纺织行业如何应对全球竞争作了专题报告。会议期间分别举行了由专家主讲的技术专项主题报告,内容包括“国内无梭织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0年来无梭织机发展”、“新一轮织布技术改造与设备选型的经济技术分析”、“无梭织机与产品开发”、“前织设备技术的讨论”等。
针对棉纺织企业因产品不同对设备的不同需求,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剑杆织机、喷水织机、喷气织机、片梭织机信息发布和论文交流,并举行了“泰坦杯”论文颁奖。
本次会议由浙江棉纺织行业协会承办,浙江华瑞信息公司协办,并得到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富丽达纺织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