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助剂市场还将扩大
业内人士认为,纺织助剂对纺织品的升级换代和提高附加值至关重要,不仅可使纺织品更加功能化,而且还可以改善染整工艺,使纺织品更趋高档化,因此纺织助剂市场还将迅速发展。
目前,全世界纺织助剂有近100个门类,1.5万个品种,年产量约280万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纺织助剂产量与纤维量之比为15∶100;世界平均水平为7∶100。目前主要大型纺织助剂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西欧和日本,西欧纺织助剂在世界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主要供应商有巴斯夫、拜耳、克莱恩、汽巴精化等公司。
据了解,我国纺织助剂的应用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纺织助剂市场只占世界的10%左右,纺织助剂与纤维产量之比为3.7∶100,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纺织助剂年产量26万~27万吨,其中:前处理剂约7.4万至7.7万吨,主要有:净洗剂、渗透剂、油剂、稳定剂等;印染助剂约11.8万至12.2万吨,主要有匀染剂、消泡剂、拉开粉、促染剂、乳化剂、分散剂、粘合剂、增稠剂、固色剂、防染剂、荧光增白剂等;后整理剂为6.8万至7.1万吨,主要有抗静电剂、柔软剂、树脂整理剂、阻燃剂、防水剂等。目前,我国生产的纺织助剂品种约1200个,其中主要品种约200个,生产企业1100家左右,以民营企业居多,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占8%~1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纺织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纺织助剂生产前景广阔,特别是以下几种纺织助剂更具潜力:染料分散剂、耐高碱度的渗透剂、亚氯酸盐等热门氧化剂、染料沉淀防止剂、超细纤维染色助剂、高档柔软剂、有机氟防水剂。 □华辛
我们的差距有多大
我国纺织助剂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口,随着国际市场不断开拓,出口量增长较快,近年年均出口量约2.0万吨,占年产量的7.5%左右,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东南亚各国。据了解,我国纺织助剂产量和消耗量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纺织助剂行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我国纺织助剂无论在制造技术还是在品种质量上都与国际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有:
纺织助剂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竞争力,通用助剂的生产能力过剩。例如,用于纺织助剂的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能力及产量已大大超出国内市场需求,用其制成的助剂价格一跌再跌,现已无利可图。这与纺织助剂生产企业盲目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直接相关。
助剂品种少,尤其是专用高档助剂不得不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已开发和生产的纺织助剂品种大约只有世界品种数的8%,专用高档助剂的比例更低。例如,有机氟系列防水防油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通过20多年来科技攻关,虽然也开发出一些新纺织助剂,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并未明显缩小。我国加入WTO后,高档助剂的进口成本会进一步降低,更多的外资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使得我国高档助剂的发展困难更大。
国产纺织助剂质量不稳定。由于缺少检测手段,纺织助剂的一致性(包括质量指标和可用性等)差。另外,助剂纯度不高,杂质含量大,所含杂质的化学成分也不清楚。
国产纺织助剂标准化工作落后。大部分国产纺织助剂的质量指标只有常规和通用指标,缺少特性指标,也无对特性指标的检测技术。
助剂生产技术和“三废”治理水平亟待提高。迄今,我国助剂生产中一些主要单元反应仍采用传统工艺,清洁工艺和技术应用尚不普遍;生产过程中多半采用人工或半机械化操作,影响生产效率。另外,由于纺织助剂品种繁多,而且多数品种产量不大,制造过程中会产生相当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