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布时间:2002/9/19 9:30:00
文章出处: |
|
|
由于长期实行计划体制的原因,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例如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生产应用存在脱节;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缺少足够的激励措施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信息中介服务体系薄弱等等
“2001年第一届纺织科技成果产业化对接会的直接结果是,有8项成果在洽谈中,这与当时与会宣读的34篇论文相比,有20%强的对接成果。”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杨世滨介绍说。尽管这个数字和我们期望的还有距离,但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实际纺织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连10%都不到,每年有1%已经很不错了。”
市场竞争的核心便是技术,掌握了领先技术便占领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如此,为什么对于科研院所和企业都有着高度积极性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如此之低呢?
科技成果不能很快转化的原因
国家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副处长黄伟坦言:“由于长期实行计划体制的原因,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例如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与企业的技术需求和生产应用存在脱节;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缺少足够的激励措施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信息中介服务体系薄弱等等。”
来自国家科技部统计,2001年,全国共登记科技成果28448项,其中,鉴定成果数为21124项,占评价项目数的74.25%;验收项目3168项,占11.14%;软科学评审2126项,占7.47%;行业准入评价为286项,占1.01%;其他评价方式为1744项,占6.13%。从近三年主要科技成果评价方式的分布情况来看,科技成果鉴定仍然是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
在对科技成果未应用的主要原因分析显示,资金问题占36.44%,技术问题占8.95%,市场问题占10.86%,管理问题占3.96%,政策因素占2.94%,其他原因占36.85%。
相对于全国情况,技术门槛较低、市场准入较易的纺织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一样令人担忧。中国纺织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高勇指出:“我国纺织行业虽然在量上是个大国,但在科技上却是个小国和弱国。过去纺织技术设备的大量引进,造成整个科研体系相对滞后,再加上过去的价格体系维持由国家定价的计划经济方式,利润率长期定的较低,导致整个纺织行业效益偏低,科研投入经费不足。还有一个制约纺织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便是:技术不配套。对于纺织业来说,并不是某个环节先进的技术才值得推广,需要的是整个行业的技术配合。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连成熟的、适用性技术都掌握不好,掌握先进的技术难度更大,只有技术环节的配合到位,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才有希望。”
事实上,科技成果不能很快转化为生产力,还表现在:其一,科技成果还没有做到让投资者满意的程度;其二,有些科学家还不习惯按产业的需求进行科研,研究的市场针对性差;其三,企业对科技的认识不足,有些甚至还处在相当的初级阶段。再加上纺织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假冒伪劣的冲击、剽窃新技术、抄袭新产品的风气也影响了科技成果在纺织行业的转化。
针对当前纺织业内科技提升产业呼声渐高、纺织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严重不足的现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加快了纺织科技成果推介及产业化对接进程。
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喜忧参半
7月24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副会长许坤元同赴绍兴,参加在这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纺织科技成果推介及产业化对接会。和以往对接会明显不同的是,此次会议选在了纺织生产基地———绍兴,因而备受业界关注。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指出:“科研院所到生产基地对接科技成果更有针对性,把科技成果对接会搬到企业一线来开,更加贴近企业,是科研与企业有高度积极性的结合。”
作为亚洲最大轻纺市场的绍兴县县长徐纪平更是自有一番道理:“绍兴轻纺城要想由纺织大县变为纺织强县最需要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纺织科技成果对接会在绍兴召开,使我们的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与纺织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只有科技贴近企业,才能寻找到突破口。”
而从全国各地赶赴绍兴的450多位纺织业内专家、学者乃至企业家的响应程度来看,他们显然对此次科技成果对接怀有浓厚的兴趣。
据主办方透露,在为期两天的纺织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有50多篇来自纺织行业协会、纺织院校、科研单位、纺织高科技企业的论文进行了宣读交流,组织了6场科技专题报告会,有14家各级相关行业协会、8家行业主管部门、7所高校和全国性信息中心、检验中心等13家事业单位到会,足见对成果对接的重视。
但记者在会议期间也看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有科技对接愿望的企业居多,但一对一对接上的居少;另一方面论文照本宣科的居多,结合企业实际、市场需求的技术应用的讲解居少,缺乏吸引力。以至于两天的对接会结束时,与会代表所剩不足160人。到底有多大对接成效令人忧虑。
在对部分与会代表进行的随机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纺织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殷殷期望。
南通喜而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惠忠认为:“我们到科技成果产业会上主要了解纺织行业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技术合作没有谈成,主要是企业考虑经济效益,而高校由科技成果马上转化为生产力的课题不多。感觉对接会介绍性的东西较多,细化、针对性不足。”
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教授级高工方雪娟称,大会基本上是照论文讲,最好能加强互动,比如将企业想解决的问题贴在大厅内,研究单位看到后找企业有针对性的解决。互动的方式是既要有研究人员讲,企业听;也应增加企业讲、研究人员听的方式。
山东如意集团副总工程师朱红则认为,虽然通过对接会可以了解到纺织前沿开发信息,但没有讨论的时间,只有讨论交流才能深入,知道向什么方向发展,搞什么项目合适并与对口单位建立联系。
东华大学科技开发部主任郭立民看法是,感觉企业想的和说的没有到位,高校总希望把最好的给企业,题目前沿性没问题,有些题目超前了,接口不是很紧密。形式大家很欢迎,主要是怎样效果更好点。
中纺联合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晓峰感觉是,这次讲的很泛泛,比如,就面料织造中的技术难点,当前能够解决到何种程度,应用前景和领域以及和国外的差距等。真正的对接会应有重点发言,会上可以和院校人员直接对话,产业对接不是学术探讨,要创造对接时间、场合和机会,充分利用会议资源。
“基于纺织科研院所学与用脱节、每年研究经费多用于理论数据和报告、大部分没有推广到行业中去的现状,纺织工业协会力争搭建一个交流和转化的平台。这种服务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宜宽。两届对接会表明,科技成果对接对是对上了,接还是没接上。”作为主办方的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负责人杨世滨如是说。
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速的突破口
前不久,由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若干规定》的出台,无疑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政策支持。《规定》中特别提出:对科研成果不及时转化的,政府将予以干预。《规定》除表明政府干预的态度外,还进一步鼓励科研人员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规定项目承担单位转让科研成果时,成果完成人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
而在此前,一些承担科研项目的单位重评奖、重鉴定、轻专利,成果完成后不是积极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而是首先发表论文或参加评奖,丧失了取得专利的良好时机。无视知识产权就等于放弃科技成果的价值。这种现象应引起重视。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作为纺织业内最大的科研院所在成果产业化推广上走过了许多曲折的路,其科研经费也由国家100%的拨款发展到国家拨款不足40%、大部分自筹的企业化发展之路。科研院所的改制根本改变了研究单位以往重成果、轻科技转化的计划经济科研模式。该院副院长吴惠莉深有体会地说:“科技成果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科技成果转化是否成功,不仅要有核心技术,还应有相应的配套技术,我们前几年在这一点上就吃了亏。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科技立项首先面向市场,采取两条线做科研,一条线主抓科研主体开发,一条线主抓配套工程建设,力争提高科研成果的成熟度。”
在谈到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如何加快纺织行业科技转化步伐时,杨世滨认为:“在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的同时,也应把竞争机制引入科研院所,只有这样,才能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风险共担。”
纺织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经引起业内专家的高度重视,对科技成果转化不力这个纺织业的瓶颈,已经成为主攻的焦点。中国纺织企业联合会高勇对此谈了他的看法:“对当前的科技成果转化提速的关键还在于,完善科研开发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其中包括强化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企业的科技推介能力;不断完善科研投资体系包括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和创造企业相对稳定的利润空间。”
纺织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严重不足的现状,是与我国纺织业缺乏人才、科研力量薄弱乃至科研开发环境不良和体制不完善密不可分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市场的更加完善、商业环境更加规范乃至企业素质不断提高,这是我国纺织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我国纺织业发展到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科技的力量;纺织企业走到了今天,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盼望拥有高科技。只有科技在纺织品中的突出表现,才
|
|
|
|
纺机网免责声明TTMN.COM |
1、本网所刊转的与机械相关的信息和专题旨在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之目的,版权均归著作权人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本站对纺机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
2、为避免纠纷,未经书面协议授权,谢绝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此外,在中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有部分信息是从内容合作方、免费资源提供方转载、摘编获得的。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有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中国相关法律妥善处理。 |
|
|
|
|
|
|
|
|
图片新闻 |
|
余姚市立信纺织机械厂 |
|
|
十八年创业,十八年风雨,十八年收获,身为中国纺织协会会员企业的立信纺机,以高标准创造业绩,高品质创造品牌,高质量提高效益... |
|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
余姚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地处浙江省著名的文献名邦——宁波余姚市,有着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 |
|
|
|
|
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乙光精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樹脂定型机自動對線剖布机吹氣式圓筒布整理机SE1 - F剪毛机SE1剪毛机SF1平幅预缩... |
|
|
|
|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宜兴市宜丰染整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制造各... |
|
|
|
|
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 |
|
|
公司名称: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有限公司扬州市盛美印纺机械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磨毛机及其它印纺配件生产的机械企业. 我公司地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