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25日至12月9日,由理事长田民裕带队,上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参加的中国缝制机械考察团一行11人,对墨西哥、巴西缝制机械市场进行了考察。现将次此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墨西哥考察情况及市场分析
墨西哥是拉美政治、经济大国。2001年进出口总额排世界第七位(欧共体算一整体),达到3268.23亿美元,进口额1682.76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40.27亿美元。最近10年间,墨进出口总额约占拉美地区各国进出口总额的45%左右,成为拉美地区最大的贸易国。由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生效以来,墨年平均出口增加18%。北美三国间的贸易总额达3700亿美元,增幅达128%。
11月27日,考察团参观了飞跃墨西哥公司,与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介绍和进一步发展的设想。飞跃墨西哥公司起步于1994年,公司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现有员工36人。公司现是墨西哥服装商会的会员,公司主要批发飞跃公司生产的各类缝纫机以及代理销售其他品牌的缝纫机,其中YAMATA品牌在墨西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公司采取股份合作方式,大胆使用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勇于开拓市场、充分融入当地社会文化氛围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公司中享有股份,并有独立决策和经营的权利。几年来,公司艰苦创业、精心运作,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甚至要冒货物被抢的风险,企业逐步站稳脚跟、由小到大,2001年实现销售额1000万美元。田民裕理事长高度评价了飞跃墨西哥公司的创业精神,称飞跃模式为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及产销双方相互支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上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还就墨西哥市场环境与办厂经验与飞跃墨西哥公司进行了交流,惠工三厂王瑞福厂长表示,听了飞跃墨西哥公司的介绍后,对加强双方合作、共同开拓墨西哥市场更有信心了。
11月28日,考察团与墨西哥服装商会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商会外贸经理Rodrigo先生关于墨西哥服装行业和服装商会情况的介绍。墨西哥拥有服装生产企业12000家左右,年销售额360亿美元左右,内销大于出口, 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服装企业设备年投资额3-4亿美元,近两年由于世界经济影响,设备投资下降为1.5亿美元。墨西哥服装商会成立于1945年,会址设在墨西哥城,下设19个部门,工作范围面向墨西哥15个州。商会主要任务是维护行业发展,保护会员合法权益,帮助企业寻求国内及国际合作伙伴等。商会现有会员3500家,包含成衣、面料、辅料及原材料等生产和销售厂家。商会是南美唯一一家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协会,近年来在反倾销、简化进出口环节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田理事长代表考察团感谢墨西哥服装商会的盛情接待,并介绍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和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的情况。田理事长说,中国缝制机械工业已有70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国,去年生产缝纫机800万台,其中生产工业缝纫机350万台,产品品种达1000余种,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与此同时,我国缝制机械工业在结构调整、生产配套、产品质量、外观设计等方面也不断完善和提高,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是我国产品深受国外用户欢迎的关键。2001年我国直接出口墨西哥的缝纫机及零部件1246.59万美元,约占我国对南美出口总额的27.6%,其中整机约为1143.96万美元。希望墨西哥服装厂家能够全方面了解中国的缝纫机,扩大对中国机器的采购定单,也欢迎墨方继续支持和参加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
11月29日考察团拜会了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田理事长向王庆元参赞介绍了国内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次此考察团一行的目的。王参赞对中国缝制机械制造企业开拓墨西哥市场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并表示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支持和帮助。
调研期间,考察团一行还参观了墨西哥TMS服装公司和墨西哥城缝纫机一条街。墨西哥服装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由美国人投资办厂或直接接受美国定单的情况较为普遍,2001年,墨美双边贸易总额为2630亿美元,占北美三国贸易总额的71%。服装大厂主要使用日本重机、兄弟等品牌的设备,中国机器难觅踪影,少数质量上乘的产品仍处在定牌生产销售阶段,国产品牌大都销往中小服装作坊,我国缝纫机要想占领墨西哥服装市场还有艰苦的路要走。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墨西哥缝纫机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服装市场容量大,但企业设备陈旧、水平不高,虽然使用的都是欧洲、日本的机种,但大多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产品,急需改造。我国缝纫机所占比重较小,包括标准、上工、飞跃、华南、中捷、宝石、凯固等品牌在内的中国军团总体规模还不大,多数是中低档水平的机种,且尚处在定牌。
2、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的缔约国,是美国纺织服装业的加工基地,并与32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90%的商品可实现自由交易,中国商品一旦打入墨西哥市场就会对周遍地区,特别是美国起到辐射作用。
3、缝制设备进口税率低,工业缝纫机进口关税只有3%,有利于企业投资办厂和商品输出。
4、对通用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性能的要求不很高,对其性能及安全标准检验也较松,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基本上还是物美价廉,结实耐用。
5、缝纫机客户主要是中间商和小用户。这些企业现在使用的缝纫机主要还是十余年前日本和台湾较旧型号的产品,急需更新换代;但企业由于规模所限,订货量较小,一般要求看样订货或试用。
6、客户较为重视机器的维修,对设备使用方法也有学习和培训的需求。
二、巴西考察情况及市场分析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巴西一直为外债和通货膨胀所困扰,经济发展陷于停顿。在东南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冲击下,巴西被迫于1999年初宣布采取浮动汇率制,雷亚尔兑美元大幅贬值。由于巴西政府执行了严厉的财政调整措施,增收节支,巴经济迅速走上恢复之路,2000年经济增长达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2001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阿根廷经济危机和国内电力危机影响,巴西经济增幅下降至2.2%。
巴西现有成规模的服装企业300余家,服装产品主要出口南美,1994年以来进出口一直出现逆差,1997年逆差11亿美元,1999年4.33亿美元。去年因雷亚尔贬值,出口出现好转形势。当年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量为13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只占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7%,自1994年以来第一次实现顺差0.73亿美元。 巴西纺织服装工业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服装生产能力不足。在科洛尔政府时期,大的服装企业不适应市场开放的形势,为了追求低成本,转移生产定单,造成企业规模萎缩。根据巴西服装协会(Abravest)的统计,目前巴西大的服装加工企业不超过企业总数的1%。日前,巴西服装企业代表、职工代表和政府三方面签订了关于扩大纺织品出口的协议。为了使巴西在2008年实现纺织品出口额达到40亿美元的目标,三方达成了共识:巴西需要更多的生产规模大、市场应变能力强的现代化大型服装企业,优先考虑生产出口附加值高的成衣产品。
12月5日,考察团一行参观了Lanmax公司,听取了公司主要负责人关于巴西缝制机械工业情况以及公司情况的介绍。巴西曾有过家用多功能缝纫机的生产工厂,后因市场、成本及经营等原因而关闭,目前还留下少数的缝纫机零部件生产企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巴西市场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中国大陆、台湾、日本、德国的缝纫机均有各自的细分市场,标准、上工、飞跃、中捷、海菱、宝石等国内知名企业也纷纷登陆巴西。巴西现有规模较大的缝纫机经销商11-12家,Lanmax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公司现有员工25人,2001年销售额约1000万美元,主要代理销售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的包缝机和平缝机系列产品。考察团一行深入了解了公司的经营方式、销售策略及付款形式,并参观了办公和仓储现场。
12月6日,考察团与巴西缝纫机协会(Abramaco)进行了座谈,协会主席Antonio先生向考察团介绍了巴西缝纫机协会的主要工作。巴西缝纫机协会成立仅三年,现有会员70家,主要由销售商及进出口企业组成。三年来,协会在集中企业意见、降低产品税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缝纫机进出口税率已由原来的19%降至14%,大大减轻了会员企业的经营压力。田民裕理事长介绍了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情况。田理事长说,由于世界范围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和新兴工业国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欧美日一些著名的缝纫机生产企业纷纷关闭转产或在中国投资、合作办厂,我国缝制机械生产快速发展、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日益丰富、配套体系逐步完善、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成为世界缝制机械生产制造中心的趋势已不可逆转。近年来,企业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迈出了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一些企业开始在国外设立办事处或投资建厂。中巴虽然相隔万里,但合作历史较长,2001年我国对巴西直接出口的缝纫机及零部件总额为1302.8万美元,约占我国对南美出口总额的28.8%,其中整机约为1242.9万美元。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巴合作前景将更为广阔,希望双方在市场、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加强联系和沟通,也欢迎巴西缝纫机协会能组团参观或参加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上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惠工缝纫机三厂等企业也在会上发了言,王立喜总经理介绍了上工,表示采取适当的方式加强与巴西的交流与合作。
随后,考察团一行参加了飞跃巴西公司的开业典礼,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沈青、巴西前驻中国大使以及当地各部门政府官员、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董事长邱继宝、飞跃公司在美洲及各地经销商共200多人到会祝贺。田民裕理事长作了即兴演讲,他说,飞跃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仅用15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当前中国缝制机械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包括飞跃集团在内的一批中国缝制机械企业所组成的中国缝制机械工业当前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缝纫机制造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