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服装出口大国,服装行业对出口的依附性很强,价格的持续下跌将威胁到服装行业的发展
从1998年开始,我国服装出口单价连续五年下降,今年问题尤为严重。据海关统计,2002年5月我国出口服装平均单价仅为2.05美元,比去年的2.36美元下降了13.16%,比1997年的平均单价2.95美元下降了1/3,出口单价大幅下降已成为影响我国服装出口的重要因素。其中下降幅度均超过67.78%的品种有毛制女便服套装(-69.24%)、合纤制连衣裙(-78.79%)、毛制女长裤(-73.31%)、女浴衣(-85.28%)、女式三角裤(-75.23%)以及滑雪服(-67.78%)。
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服装单价下降幅度较大的品种是:按面料分,集中在毛制和合纤面料服装;按品种分,相对集中在大衣、西服、滑雪服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各式套装、睡衣和浴衣等。
服装出口单价下降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几个原因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行业内一些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服装生产企业为抢客户、争订单,相互压价,客户经常同时在几十家企业及外贸公司中询价和迂回谈判,使价格的主动权掌握在中间商手中,引发出口企业间的竞相压价。
2、我国服装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萧条。由于美、日两国经济不景气,中高档服装消费明显减少,低档服装的消费比重增加,使近期我国出口到美日两国的中低档服装比重也因此上升。
3、企业通过跨国零售集团直接进入国际零售市场。跨国零售集团通过全球性的市场营销,大量采购中国的服装商品,订单数量一般很大,但单价很低。
4、欧、美部分配额取消,外商将这部分配额价值剔除。在欧、美部分配额取消后,外商立即在下订单时压低价格,将企业原来获得配额所需的费用部分剔除掉,使服装的出口价格下降。
5、面料价格下降。化纤、棉、丝面料的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在10%左右。
6、我国对三资企业政策的改变。三资企业在我国服装出口中占据着几分天下,1994年以前成立的三资企业是不享受退税政策的。从2001年起,1994年以前成立的三资企业也开始实行"免、抵、退"的退税政策,这部分企业的价格也因此随之下降。
在出口价格下降的众多因素中,专业人士更关注业内的无序竞争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专业外贸公司起着主导作用,但近年才刚刚获得自营出口权的生产企业为赢得市场和客户,出口价格往往低于专业外贸公司;没有进出口权的小企业,为了维持开工生产只能听从外贸专业公司。因此生产企业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服装出口大国,"六五"至"九五"中期,我国出口服装生产年增长速度一直高于行业生产增长速度5~10个百分点,使我国服装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快速提升,行业生产对出口的依附性也逐年增强,出口金额占世界服装贸易总额的1/6。我国的服装产品出口到世界220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出口各种服装125亿件,其中,梭织服装出口47亿件,占国内梭织服装总产量的41.84%;针织服装出口78亿件,占国内针织服装总产量的67.5%。
价格是关系到企业乃至行业生死攸关的问题,出口服装价格持续下降已经严重威胁到服装行业。近几年,出口服装的价格在生产成本和微利间徘徊,企业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也实在所剩无几了。我国的服装工业外销依存度很高,出口下降1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就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有3.6万人失业,其严重性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