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1日,全球将取消纺织品配额,香港纺织业人士认为,此举将使香港面对更大的挑战,香港应改变政策,振兴纺织成衣业。
香港《文汇报》9月6日发表的一篇经济评论说,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对于享受纺织品配额的香港来说,意味着保护的消失。由于纺织成衣的供应不再有限制,各个出囗国家和地区将会下功夫提高品质及降低成本,给成本较高的香港带来更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形势,目前香港纺织业界有两种心态。一种担心香港纺织成衣业将进一步把业务迁往成本较低的中国内地,从而加速香港制造业的空心化。另一种则认为,迁移工厂的现象不一定会出现,只要政府采取积极的对策,就可以防止空心化的发生。
持“不担心”观点的业界人士的理由是:
取消纺织品配额后,香港特区将修订保留一套简单的制度,以确保产品符合香港的产地来源标准,从而保护香港产地来源的声誉;
纯粹从经济角度来看,取消配额后全世界的厂商都会进入内地,但相信这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很多商家不会集中风险于一处,外资为减低风险,仍会经香港购货;
部分港商现时聘用较少劳工而使用较多机器,转去劳工比较密集的地方经营,对他们来说并不一定有利。香港现在允许厂家使用赴外加工措施(OPA),一些劳工密集的工序可以在外地制造,关键盘工序仍然可以留在香港。
但持“担心”观点的业者并未被说服,他们的理由是:
香港纺织成衣在国际上打响的自有品牌并不多,多数出囗还是以价格取胜;
香港生产的纺织品和成衣不少挂的是外国名牌,而且相当工序在内地进行,这说明了成本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香港希望用一套简单的制度保护产地来源的声誉,其作用有,但也有限。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成本的重大差异下,港商舍香港而往内地或其它成本低廉的地方加工的现象还将发生,空心化也就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