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纺织协会秘书长吴浩亮预测,明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佛山纺织行业将进入更高速的发展期。协会目前正在为适应实现贸易自由化之后的新形势做准备。
纺织是佛山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几年前佛山政府曾将其列为5大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棉花进口配额的削减、丝绸原料蚕桑基地由南(南海)、番(番禺)、顺(顺德)北(粤北)移西(粤西)迁,加上设备更新、技术投入力度不够,佛山纺织行业的几大集团逐渐解体、转制,化整为零,基地也由佛山市区向乡镇转移,投资主体由国营转为民间。
吴浩亮说,近几年随着佛山几大国营纺织集团的解体,民企迅速在佛山城区周边的乡镇形成燎原之势,进入了新的高潮期,并且规模远远超过当年佛山市区高度集中时期的辉煌。张槎、西樵等镇的纺织类企业都超过1000家,不但产销值超300亿,并且大部分是出口。
到目前,佛山市已拥有5大纺织名镇:中国面料名镇西樵、中国牛仔名镇均安、中国针织名镇张槎、中国童装名镇环市、中国内衣名镇盐步,并形成了产业集群、信息快速(借助香港等地出口和接受信息)、出口量大、新技术应用较快等特点。
吴浩亮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佛山纺织工业协会都在积极寻找对策。目前协会正在准备向企业介绍欧洲针对中国的“绿色壁垒”的强制标准和技术法规,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应对。协会将定期向企业介绍国内外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并且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应对将遇到的反倾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