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西樵模式”引来了全国同行关注的目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广东南海西樵隆重召开全国纺织集群产业创新现场会,重点推介西樵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建设示范工程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引导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升级。来自全国70多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政府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代表齐聚西樵,参观考察并进行了现场交流。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发表了重要讲话。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佛山市市委书记黄龙云、市长梁绍棠,广东省经贸委主任陈冰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主持。
近年来,纺织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一支充满朝气的生力军。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已有选择地分两批对68个集群试点进行了授牌。但应该看到的是,这些纺织产业集群地区普遍存在一些不足:质量和创新能力提高缓慢,产品雷同与同质化突出,大路货产品过剩,管理水平落后等已经限制了产业健康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导集群尽快提升水平已成为摆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佛山市纺织产业基础较好,全市目前有西樵、张槎、环市、盐步、均安、里水等6个产业集群试点,而西樵又是纺织企业特别集中、特别有代表性的地方,也有着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和进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基于双方共同的目的,今年5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佛山市政府一起对西樵进行了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共同打造全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经过多方努力,以“一个平台,五大支柱”为指导思想的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佛山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现场会,面向全国纺织集群地区推广“西樵模式”,推动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
杜钰洲在讲话中说,西樵产业集群产业创新平台示范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纺织业探索如何转变增长方式,针对具体产业集群的特点和区域经济的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广大中小企业,协调组织所在地行政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产业创新平台的主要服务体系,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指出,各地县(市、区)或名镇的政府和协会,都要像西樵那样树立科学发展观,根据全国纺织科技进步发展纲要精神,结合本地情况,制订科技发展与产业创新的规划和可行措施。靠政府、企业的互动,打破行政界限,构筑产业创新平台,使之成为“产学研”互动的平台,具备吸取外部资源的机制,发展区域间的互补共赢。同时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产业集群现代工业文明,带动当地社区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会上,除了佛山市南海区区长李贻伟、南海区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陈树彬介绍西樵产业创新平台有关工作情况外,浙江海宁市委书记冯水华、广东开平市长施昭平、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陈敏也应邀分别介绍了各自建设产业创新平台的做法和经验。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还对第三批共21个产业集群试点地区进行了授牌(名单见二版)。佛山市南海区盐步街道被授予“中国纺织工业南方内衣创新中心”牌匾,将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展开共建活动。
在全国纺织集群产业创新现场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右三)、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右一)、佛山市市委书记黄龙云(左二)对第三批产业集群试点单位进行了授牌。图为河北南宫、山东淄博周村、江苏海门的代表领受牌匾
|